摸着 晏成 车企大BOSS网红之路走得通么 雷军过河

雷军过河

导语: 卷流量、卷老板已经成为车企新的风向,老板们来到台前、争做“网红”。这一风向从何而来?要不要跟风去做?怎么做?有哪些注意事项? 搜狐网副总编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晏成分享了他的洞见。

最近,汽车行业非常地卷,老板和高管们纷纷出道走向前台,做直播、做短视频、做账号。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亲自下场,二是车企的高管集体下场。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节点, 一是雷军和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导致流量焦虑在汽车圈蔓延;二是去年年底蔚来汽车李斌亲自上阵直播长测,让老板直播试驾这种形式火了起来。

尤其在北京车展这个分水岭之后,长安汽车这样的央企一把手朱华荣、远离舆论中心很久的吉利李书福、自嘲“60岁老汉”被迫营业的奇瑞尹同跃、很少露面的“钢铁直男”长城魏建军,新势力企业里哪吒汽车张勇等等,纷纷下场开直播、做短视频。在老大们的带动下,长安、长城、广汽、比亚迪等高管也集体入驻各种社交平台。

之前大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所有的公司都是用户公司。 现在还有一句话,所有的公司都是媒体公司。

一、为什么车企疯狂卷流量、卷老板?一个外因、两个内因,及“黄金三角”

为什么车企现在开始疯狂地卷流量、卷老板?实际上有一个外因和两个内因。

外因主要来自于华为、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跨界入局汽车业之后,把机圈的很多营销方式带到了汽车圈,对传统车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更深入来看,有两个内因:一是现在 国内车市是一个存量市场, 竞争惨烈、此消彼长,一块蛋糕被你抢走了、别人就没有了;二是当下 汽车的产品和品牌实际上是高度同质化的, 没有谁真的说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即使彪悍如特斯拉,5年前可谓鹤立鸡群,但现在大家都进化成凤凰了,就算特斯拉还是最有魅力的那只,它的相对竞争力也是大打折扣的。当产品和品牌并不没有那么大差异的时候,大家不得不卷价格、卷声量、卷流量。

所以说, 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实际是个“黄金三角”模式 :中间是产品,左翼是资金,右翼是声量。除了产品之外,最大的比拼点有两个:一是血槽有多厚,二是流量有多大。一个是搞钱,保证现金流的安全;一个是搞流量,为销量提供支撑。对车企老板来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搞流量很难,但搞钱显然更难。增加血槽厚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输血,比如融资;二是造血,就是要有健康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

有流量、有销量不一定能搞到钱,但没流量、没销量一定搞不到钱。所以在这个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的时代,让老板走向前台,是目前“卷”流量的核心战场。短期内来讲,利用老板的名人效应宣传,无疑是吸引流量、提高声量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方式。 朱华荣在一个内部分享里说,采用了这种模式之后,他们觉得效果翻番而成本降低。

二、老板们做个人IP的目标、价值和应有的心态

既然卷流量有它的现实必要性,那老板们做个人IP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应该以什么心态去做?

车企老板是最懂自己品牌、产品和用户的人,也是最能讲好品牌故事、跟用户建立信任的人。所以,我认为 目标其实很明确:为了更有效、更高效地地和用户沟通。

这个目标就决定了大家不应该把直播、短视频当作一个单向传播的流量工具,而是应该把它 作为一个跟用户的沟通平台, 要去和人建立链接,最终提高产品、品牌和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和用户建立信任和亲切感。

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要做,首先心态上需要先摆正: 不要有过于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要过于短期功利主义,而是要用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做这个事儿。

三、方法论:两种模式

目前大家采用的模式大概有两种:

模式一: 聚焦个人IP,利用好大老板的知名度、利用好他们自带的流量,去创造一些跨界破圈的营销事件。通过企业的各种官方账号和媒体去传播和接住流量,比如说李书福、尹同跃就是这一派的代表。

模式二: 个人IP+粉丝系统,在创造营销事件的同时,通过个人账号去沉淀、经营好粉丝。比如说雷军、李斌、魏建军。之前李斌打造的蔚来汽车的APP,实际上就是精准面向蔚来车主和潜在车主一个非常好的粉丝系统。

这两种模式里, 模式二显然难度更高。 它要求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和积累,是“久久为功”的事业。它也要求老板:

一是要具备足够吸引、打动用户的人格魅力,内容要足够有特色、有价值。

二是要放下身段、和网友沟通对话,也就是要有“网感”。对于长期身处高位的车企老板来说,怎么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语境,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主播、一个自媒体的运营者。

在我看来,模式一适合自带光环、自带流量的大老板尤其是一些创始人和董事长;模式二既适合大老板,也适合企业的高管。尽管高管们个人品牌的势能和知名度跟企业创始人不在一个量级上,但他们也可以通过持续的内容创作、对用户和产品的理解、长期的内容运营和用户沟通,创造出非常好的粉丝效益。

不过,要想批量制造出雷军这种级别的网红,肯定是不现实的。 本身每个人的背景、经历、性格千差万别,不是每个人都有雷军那种传奇的人生经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口才和镜头感、能够侃侃而谈。如果要强行打造人设,反而容易翻车。 所以我认为,不一定要逼着每一个大老板都走到前台。

但如果你决定了要做,那 更具备现实可行性的路径是,以个人本色为基石,把你的个性、优势和你想要达成的目标相结合。 现在大家喜欢看的,一是分享一些过去看不到的一些真实、新鲜、有趣的内容;二是创造一些营销大事件,通过对话传达出大老板的一些深度思考和价值观,比如李书福前段时间就和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做了一次直播,共同分享了对人生、对教育、对人才、对创新的很多看法,实现了很好的跨界破圈的效应,而且很多业内人士给我的反馈是,整个直播很有高级感。

晏成 四、长期主义与“剧场效应”

之前我们说过,老板做个人IP是为了更有效、更高效地和用户沟通,这就意味着这件事也需要长期主义,它 需要常态化去做。

不过,长期来看,当大多数老板和高管都在出台做短视频、做直播,最后可能会产生“ 剧场效应”或者“培训班效应”:

大家本来都在剧场里坐着看表演,突然前排有人站起来,导致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全场观众都只能站起来,但舞台上的内容还是那些、自己观演体验却变差了;或者说就像培训班一样,一个学生参加了培训班,最后所有人都参加了培训班,最后提高的是分数和分数线,但可能并不能提高录取率。

五、3个TIPS

再提示一些可能需要注意的Tips:

1. 要做大网红并不比做爆款车型更容易,它消耗时间、精力、资源,而且它需要个人禀赋。

2. 把一家企业和一个自然人深度绑定,是有风险的。而且很多老板不是传播专家,直播又是一次性地把内容呈现在公众面前,对于能讲什么、尺度在哪儿,需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和风险预案。

3. 虽然老板们都开始下场为产品代言,但也不能代替以前基本的营销动作,比如你做品牌、做线索或地推活动等等这一整套的体系依然还要存在。

最后,祝所有出台的老板们,出道成功,粉丝多多,成为有流量、有价值的网红;更要祝愿老板的流量转化为销量、销量转化为效益,实现资金、产品、流量“黄金三角”的正向循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车企大BOSS网红之路走得通么 车企大BOSS网红之路走得通么

一本老的网游小说,讲的是一个新手秒杀了9个日本神,帮助了蚩尤,请问这本小说叫什么啊

《傲龙传说》主角龙天傲(游戏名傲天龙)主角出生在昆仑~~从天上掉下来杀死9个日本的大神~~救了蚩尤~~超级YY的网游小说

以男主为视角的快穿文

摸着 车企大BOSS网红之路走得通么

网络上以男主为视角的快穿文有很多,推荐如下:1、拯救炮灰女配2、渣男洗白手册3、我是大反派4、打脸专业户5、好男人操作指南6、论圣父的垮掉7、炮灰逆袭人生8、不做渣男9、极品男神10、我是大反派11、悲剧发生前12、渣男洗白手册13、剑修男神打脸之路14、金牌男二15、他来自大星辰海16、超级男神17、我是男主他爸18、渣男要洗白19、听说我是啃妻族20、妇女之友21、我的经纪人良心不会痛22、外长的网红人生23、六零后男神24、重回八零好生活25、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26、渣男宠妻日常27、他来自大星辰海28、我是大反派29、极品男神30、Boss打脸手册

以男主为视角的快穿文

网络上以男主为视角的快穿文有很多,推荐如下:1、拯救炮灰女配2、渣男洗白手册3、我是大反派4、打脸专业户5、好男人操作指南6、论圣父的垮掉7、炮灰逆袭人生8、不做渣男9、极品男神10、我是大反派11、悲剧发生前12、渣男洗白手册13、剑修男神打脸之路14、金牌男二15、他来自大星辰海16、超级男神17、我是男主他爸18、渣男要洗白19、听说我是啃妻族20、妇女之友21、我的经纪人良心不会痛22、外长的网红人生23、六零后男神24、重回八零好生活25、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26、渣男宠妻日常27、他来自大星辰海28、我是大反派29、极品男神30、Boss打脸手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9919.html
车型 停售燃油版 雷克萨斯全新ES最新消息!全面
新品质皮肤首曝 需价格5000 高渐离新皮肤帅炸 端午限定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