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反对使用核武器 原子弹之父 日媒 奥本海默的孙子访问日本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综合日本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孙子查尔斯•奥本海默3日访问日本,期间他提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呼吁就此展开对话,他还表示反对使用核武器,认为人类永远不应该使用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任何炸弹。

共同社称,查尔斯•奥本海默3日在东京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反对使用核武器,他称,世界“正进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危险的新阶段”。报道说,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加强沟通与合作,特别是在大国之间。

另据NHK报道,查尔斯•奥本海默一直在美国从事核不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在3日记者会上,他还主张更多地利用核能来应对气候变化,并说科学知识应该被用来创造共同基础,“我们可以利用同样的科学和技术来拯救世界,而不是毁灭它”。

今年奥斯卡上斩获7项大奖的《奥本海默》于3月29日在日本上映。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面对这个美国科学家发明出来、摧毁两个日本城市(广岛和长崎)的武器,日本观众的反应是复杂和高度情绪化的”。有日本观众当时在影院外接受媒体采访时给予肯定,“这部影片很棒”“我被片中奥本海默内心的纠结所感染,一度哽咽”。民间团体“日本原子弹受害者联合会”负责人箕牧智之本人是广岛核爆的幸存者,他看完《奥本海默》后对美联社记者表示:“整部电影中,我一直在等待广岛核爆画面的出现,但并没有。日本人在想什么?对珍珠港发动袭击,发动一场他们永远无法获胜的战争。”另一名核爆幸存者、日本红十字会长崎原子弹医院名誉院长朝长万左男教授认为,《奥本海默》是一部“反核”电影,“我原以为这部电影因缺乏核爆幸存者的形象而存在不足。但事实上,奥本海默在几十个场景的台词中,表明了他对原子弹爆炸一幕的震惊,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日本电影《哥斯拉-1.0》导演山崎贵在与《奥本海默》导演诺兰对谈时则表示:“我觉得日本需要对《奥本海默》做出回应。总有一天,我也想拍这种电影。”


美国原子弹之父

1、是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Director 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 2、对于成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来说,这是一种骄傲,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美国新墨西哥州旷野中的“秘密之城”洛斯阿拉莫斯范围很大,星散着许多低矮的办公室实验室奥本海默不是驾驶一辆军用吉普,就是开着他自己的那辆。 3、原子弹创始人罗伯特·奥本海默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弹是美国制造的3颗原子弹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是这一研究的领头人,他后来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外号“瘦子”的原子弹试爆成功,爆炸力超出了原来的预期,达到20,000。 4、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 5、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弹是美国制造的第一批3颗原子弹领导这项工作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后来被人们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1945年7月,绰号“瘦子”的原子弹试爆成功,起爆炸力超过了原先的设想,达到2万吨TNT炸药的当量。 6、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原因是原子弹的理论依据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即著名的量子理论最先研究出原子弹的是美国,即著名的曼哈顿工程领导人是奥本海默博士,所以美国人称奥本海默博士是原子弹之父1939年10月11日。 7、在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的领导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小镇洛斯阿拉莫斯秘密研制组装1945年,制造了瘦子胖子小男孩保密昵称三颗原子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弹后来“瘦子”试爆成功后,又在日本。 8、1世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1945年7月14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摩戈多沙漠上空爆炸成功领导研制工作的是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他因此被人们誉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从小聪明好学在他。 9、中国提出原子弹研究请求的是钱学森院士,所以中国有称钱学森是原子弹之父但是原子弹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参与的研究人员超过539万人中国的研究参与人数没有公布,但保守估计不少于10万人。 10、他作为“原子弹之父”已被载入史册同时,他在原子能的控制与利用方面所从事的广泛的政治活动也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从神童到年轻的物理学家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生于美国纽约市他的父亲朱利叶斯·奥本海默年轻时从德国移居美国,是。 11、罗伯特·奥本海默,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情报也显示,德国已经在海森堡的主持进行原子弹的研究。 12、另外一位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成为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不过,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只辉煌了一瞬,他很快被判决有罪开除一切公职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 13、洛斯·阿拉莫斯的人们一致认为,没有奥本海默的非凡领导才能,原子弹赶在战争结束之前实验成功,并且投入使用,是不可能的对于成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来说,这是一种骄傲,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旷野。 14、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是奥本海默,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两弹的研制成功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6月1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 15、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电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富兰克林美国近代电学之父原子弹之父邓嫁先是中国quot两弹之父quot奥本海默是世界quot原子弹之父quot这个争议比较大。 16、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爱因斯坦苏联的“原子弹之父”库尔加托夫巴基斯坦的“原子弹之父”卡迪尔汗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160。

日本真双标:一边抵制《奥本海默》上映,一边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

日本真双标:一边抵制《奥本海默》上映,一边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

好莱坞电影《奥本海默》在国内上映,获得众多好评。出于历史原因,日本民众正在疯狂抵制这部电影。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不顾邻国反对,从2023年8月24日开始,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研究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

同样是对待“核”问题,日本表现出了明显的“双重标准”——

同样是“核”,日本可以举一国之力,抵制一部传记电影上映,但是又在首先威胁本国民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坚持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拉着全世界一起陪葬。

这个国家究竟在想什么?

01《奥本海默》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奥本海默》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人物传记片。

影片改编自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凯旋与悲剧》一书,该书出版于2005年,由传记作家Kai Bird和历史学家Martin Sherwin共同执笔。

电影主要讲述了美国核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一生,他是美国曼哈顿计划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出生于一个富有的犹太裔家庭,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商人,母亲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画家。

奥本海默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一路顺风顺水。18岁入读哈佛,主攻化学,三年后以优等生的成绩毕业。随后去欧洲求学,先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实验物理研究;后来迷上了理论物理,遂转至当时的理论物理中心哥廷根大学,23岁取得博士学位。

奥本海默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进一步延伸到了实践层面。他参与了美国曼哈顿计划,帮助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这一成就使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制造出原子弹的人。

然而,这个项目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道德压力。他知道,这项发明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因此,他在晚年致力于和平事业,倡导核裁军。

电影不仅真实再现了一位负重前行、有良知有原则的科学家,还是对二战后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的深刻反思。

《奥本海默》在国内外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8.9分,IMDB评分也高达8.0分。

许多影评人称赞,这部电影的剧本精彩,演员表演出色,既“拍出了物理之美”,又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沉重感。

还有剧评人发出灵魂拷问:“当我们谈论正义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02《奥本海默》遭抵制或将放弃在日上映

日本对这部电影的态度,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这是历史背景和民族情感使然。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造成约14万人死亡;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胖子”,造成约7万人死亡。

《奥本海默》还未上映,就遭到大量日本网友抵制,日本的文化审查机构以“美化战争”为由,拒绝了上映申请,该片大概率不会在日本上映;甚至连好莱坞同期上映的《芭比》也受到牵连,被大量日本人刷差评。

对于日本抵制《奥本海默》上映一事,有网友犀利地指出:“他们只是知道,自己被炸了,但是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本文中,我们按捺住愤怒,不再历数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再重述中国八年抗战的艰苦卓绝。我们换个角度去看,日本为什么会被美国扔原子弹?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德国法西斯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美国为减少后续战争人员伤亡,同时抑制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扩大,需要尽快结束对日战争,因此决定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对于日本为什么会被美国扔原子弹,日本人民并不完全清楚。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在战后一直没有向民众充分解释这一事件的原因,日本社会对于二战的历史还存在多种观点和解读。

电影《奥本海默》本身是一部关于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和美国原子弹研发的故事,它并不是一部宣扬战争和暴力的电影。

单纯的抵制行为,可能会限制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多元化解读,也可能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03为什么日本坚持核污水排海?

有广岛和长崎原子弹事件在先,日本应该是最清楚“核”威力的国家。

但是日本不顾环保组织、周边国家,甚至本国民众的反对,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

研究表明,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清华大学团队“模拟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扩散过程“显示,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大气循环有可能将核污染水蒸发到云层,再化作雨水洒遍地球每个角落,潜在的危害难以估量。

日本一边抵制《奥本海默》,又一边坚持核污水排海。这是两件看似没什么关联的事情,但实则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方面,日本拒绝接受“原子弹事件”以任何形式的表现;另一方面,当面临严重的核污染环境问题时,日本又选择了最省钱最草率的处理方式。

这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待历史、对待未来的态度。

愤怒的网友常用“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轻末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冦、弱必卑伏”来评论日本的一系列行为。

“畏威而不怀德”出自《资治通鉴》,“强必寇盗,弱则卑伏”出自《贞观政要》。均是中国古代对“周边蛮夷小邦”的深刻总结,体现的是一种“战略上藐视”的强国心态。

日本人严谨细致、谦虚有礼,具备值得称颂的“工匠精神”,重视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和权威。这是浮于表面的“小礼”,并不能代替在是非曲直、黑白对错上的重要决策。就像日本相关人等反复鞠躬道歉,就能改变核污水排海的事实么?

美国已入狱前总统特朗普以“敢说真话”而闻名。他曾公开指出,这个世界上已出现多个“粪坑(shithole)国家”;在今年的一次演讲中,他甚至把美国也囊括在“粪坑国家”之内。

也许有那么一撮人,对国家粪不粪坑早就无所谓了,甚至抱定着反正“我不需要未来”的摆烂态度。

但是,这一撮人,没有资格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更没有资格代表全人类做出决定。

我们期待日本能够正视自己的历史,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和平。

同时,我们也期望日本早日停止核污水排海,尊重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原子弹之父——奥 本海默 是哪国人?

罗伯特·奥本海墨(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是著名的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他作为“原子弹之父”已被载入史册;同时,他在原子能的控制与利用方面所从事的广泛的政治活动也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 从神童到年轻的物理学家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生于美国纽约市。 他的父亲朱利叶斯·奥本海默年轻时从德国移居美国,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母亲埃拉·弗里德曼是一位画家。 奥本海默家境富裕,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奥本海默是一位少有的天才,公认的神童。 他在5岁时即能够收集地质标本。 他曾在纽约德育学校学习。 1922年进入哈佛大学,在3年里读完了大学4年的课程,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奥本海默兴趣广泛,但只有物理学才是他真正的志向所在。 当时美国的物理学尚不发达,因此他毕业后就前往欧洲学习物理学。 当时正值理论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们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已充分暴露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弱点,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等人的伟大思想已经为新物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物理学界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原子理论的研究中。 1925年前后,一大群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就像突然从地里冒出来一样,成为物理学舞台上引人注目的明星。 一大批崭新的理论和思想接连诞生,一个个令人费解的难题在新理论中得到解决,一个个革命性的突破相继实现。 当一个新的理论发现刚刚公布,人们往往还没来得及领悟它的含义,就又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出现了。 似乎在短短一瞬中,原子的大门向人们敞开了。 在物理学革命的大潮中,奥本海默默如鱼得水,他凭借敏捷的头脑迅速领悟到新理论的核心,并加入到理论研究的前沿。 1925年奥本海默来到英国剑桥大学,1926年5月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当时距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关于新量子力学的第一篇论文发表还不到一年,奥本海默已充分掌握了海森堡的新方法,用以解决分子带状光谱的频率和强度问题。 同年7月,他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讨论了氢原子,提出了连续光谱问题,并且讨论了如何用公式表示连续光谱波函数归一化的问题。 奥本海默在科学崭露头角,受到了麦克斯·玻恩的赏识。 1926年,他应玻恩之邀来到哥廷根。 当时玻恩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哥廷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学术带头人,而当时的哥廷根是能与哥本哈根相匹敌的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术中心之一。 奥本海默开始在破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二人合作研究出处理分子的电子自由度、振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的方法,现在此方法已成为量子理论的重要内容,被称为“玻恩——奥本海默法”。 1927年春,他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又在莱顿和苏黎世从事研究。 1929年,奥本海默接受了在伯克利的加里福尼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职位,回到美国。 他继续从事了大量的尖端性研究,几乎涉及到当时物理学中全部的重点科研课题,取得了很多成果。 在加里福尼亚期间,他成为美国的一名重要的物理学权威和学术带头人。 奥本海默其貌不扬,据查姆·伯曼特描述,“他头部狭窄,个子瘦瘦,耳朵尖尖,长得獐头鼠目”,但他崇高的声望、渊博的学识、精湛的造诣吸引了很多弟子;他敏捷的思维、谦虚坦率的作用、锋芒毕露的个性和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弟子们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 后来,他的许多弟子都在了第一流的学者。 起初,他的全部精力都花在科研和教学上,没时间看报纸,闲暇时以学习梵文自娱。 但到了30年代中期,他开始关心政治,有一段时间卷入了在翼集团的思潮。 这为他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1953年的不幸事件埋下了祸端。 1940年,他与凯瑟林·哈里森结婚。 翌年,一个重大转折出现了。 原子弹之父早在1914年,英国作家威尔斯就预言了原子中巨大的能量将制成可怕的武器。 1938年核裂变现象被发现后,敏感的科学们认识到,威尔斯的预言要实现了。 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物理学已相当发达,1933年至1941年期间,又有100多名难民物理学家为逃避纳粹的迫害来到美国,极大地充实了美国的科研力量。 于是,在欧洲学术衰落之际,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完全具备了制造原子弹的科研实力。 1939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受爱因斯坦的建议,着手发展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1941年12月,美国政府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战争资源的德国完全可能造出第一枚原子弹。 美国政府终于痛下决心,拨出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原子武器的研制。 自1939年起,奥本海默一直在考虑原子能的释放问题。 1941年,他终止了一切个人的研究工作,全力投入“曼哈顿工程”。 1942年初,他受命负责快中子和原子弹问题的工作。 这项研究触及到许多未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分给许多小规模的实验室。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奥本海默认识到这一问题,建议把研制武器的工作集中在一个实验室内。 主管“曼哈顿工程”的莱斯利·格罗夫斯接受了他的建议。 事实证明,这一英明决定为研制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格罗夫斯接受奥本海默的意见,选择新默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为室址,并且任命奥本海默为实验室主任。 在此之前,奥本海默几乎没有管理方面的经验,让他主管一个如此规模的实验室颇为勉强,然而,让一个原子物理方面的外行担此重任将是更加危险的。 在地道的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几乎是唯一的人选。 “曼哈顿工程”的规模和难度是空前的。 前后共耗资20亿美元,有15万人参加工作,仅在洛斯阿拉莫斯就有4000名研究人员,设有理论物理、化学及冶金、军事研究、实验核物理、炸药、炸药物理、规划等7个研究所。 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管理、协调和统筹方面的工作是极为重要和困难的。 在1943年到1945年之间,奥本海默出色地完在了洛斯阿拉菲斯实验到的组建和管理工作,充分展示了自己在科研和科研管理方面的杰出才能。 他的中心工作是集中全部专家的智慧,协调各部门的关系,集思广益,协同攻关。 在技术方面他的突出贡献是解决核弹“临界质量”问题。 1945年7月16日,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鉴于奥本海默的卓越贡献,“原子弹之父”的殊荣他当之无愧。 政治生涯原子弹问世时,二战大局已定,然而美国从其利益发仍决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在轰炸日本前,美国政府向奥本海默等4名科学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 当然,美国政府决心已定,向科学咨询主要是舆论准备,但奥本海默等人的结论也非全无作用。 考虑到使用原子弹可以减少美国的损失,提前结束战争,奥本海默、费米、劳伦斯、康普顿4人委员会作出了支持轰炸日本的决定。 这是奥本海默第一次参与政治决策,也是他最遗憾的错误。 起初他估计袭击广岛将杀死2万人,实际上有13万余人丧生。 另一枚威力更大的原子弹在长畸杀死了六七万人。 耀眼欲盲的闪光,狰狞的蘑菇云,成为几十年压在人类心头的恶梦。 后来,奥本海默用一句话评论这个错误的决定:“当时我太欠考虑了”。 二战结束后,奥本海默作为原子弹的主要设计者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1946年美国政府设立原子能顾问委员会,任命奥本海默为主席。 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是为原子能发展计划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具体说就是为美国提供“又多又好的核武器”,然而奥本海默本人最关心的是原子能的国际控制。 在原子能顾问委员会成立之前,他就提出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及国际控制问题,但这一思想受到了政府要员的压制。 后来,关于原子能国际控制的思想日趋成熟,得到了政府内外的广泛支持。 1946年3月,由奥本海默策划并参与起草的《艾奇逊——利连撒尔报告》问世,这一文件充分体现了奥本海默的主张,其核心是: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在任何情况下原子武器不被用于战争;关于原子能的研究应置于联合国的绝对控制之下。 当然,原子能控制问题远非奥本海默力所能及,甚至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核武器的控制仍使各界人士无能为力。 因此,《艾奇逊——利连撒尔报告》没有产生实际影响。 奥本海默利用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开展了广泛的政治活动,在政府和科学界推行他的核控制思想。 1949年末至1950年初,他强烈反对美国发展氢弹计划,但这一思想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同。 1952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奥本海默受到新政府的重用,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核战略。 他认识到,在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我们唯一的敌人就是核弹本身”;两个军事集团将在相互威慑中达成恐怖的、极不稳定的平衡,保证原子武器不被使用。 由于保密措施的限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民甚至没有真正了解原子武器是多么可怕。 艾森豪威尔接受了他的思想,在核控制问题上采取了主动,并且支持了他的“光明行动”,即让大众了解核武器的可怕威力。 在此期间,奥本海默并没有中断科研活动。 1945年底他回到加里福尼亚,1947年10月调任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负责人。 在他的影响下,普林斯顿的物理学部得到迅速发展,另外,他还负责制定共他领域的研究政策,包括数学和历史。 他从事了一些小规模的科研,还通过撰文和演讲做了许多科普工作。 1953年12月发生的奥本海默默案标志他政治生涯的终结。 有人控告他是苏联问谍。 奥本海默曾在30年代卷入左翼思潮,并与“危险人物”有过长期交往,但这些早已经过安全审查并且证明了奥本海默的清白。 其实问题的核心是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性格使他得罪了许多人,引起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敌视和报复。 美国政府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对奥本海默进行调查和审讯。 当时正值苏美冷战的高峰,又昌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 另外,奥本海默反对发展核弹的思想已成为核战略的障碍,最终在调查中原告上了上风。 委员会裁定奥本海默不是间谍,但由于他“性格上的缺陷”,决定不允许他接触机密。 这是一个荒唐的结论,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错误。 他的遭遇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同情。 多年以后,奥本海默案件仍是人们攻击美国民主体制的一柄利剑,成为美国政治史上的一个污点。 事隔10年,美国人决定纠正这个错误。 1963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授予他恩里科·费米奖,由约翰逊总统授奖。 这是极高的荣誉,也代表了对他的平反。 1962年奥本海默患了喉癌,1967年2月18日病逝。 奥本海默是伟大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后人称其为“科学帅才”,以褒扬其组织科研的卓越才能。 80年代后,国际社会在核控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更容易感受到奥本海默思想的深刻影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389.html
日本车企 集体舞弊
一心堂 云南药王 药店的尽头卖彩票 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