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红票 百年的谜团

耶稣会

◎唐山

“我等遵旨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已曾差西洋人龙安国、薄贤士,四十七年(1708年)差西洋人艾若瑟、陆若瑟,奉旨往西洋去了。至今数年,不但没有信来,所以难辨真假。”这是1716年,清朝内务府印发的公开信上的内容。该信以红色印刷,用汉、满、拉丁三种文字。在欧洲,它被称为“康熙的红票”,已发现15件。

一般认为,1707年,因罗马教廷认定中国人祭祖、祭孔等涉嫌偶像崇拜,禁止教徒参与,引发“中西礼仪之争”,康熙皇帝愤而禁教,遂使利玛窦开启的东西文明交流中断,中国错过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遇。这也被视为闭关锁国之举。

“康熙的红票”的出现引发疑问:既已禁教,为何还要印“康熙的红票”,且送到欧洲?

传教士

学者孙立天的《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商务印书馆,2024年3月)力辟陈见,直指真问题:罗马教廷提出“礼仪之争”,只针对教徒,康熙帝为什么要干预?

作者发现,清初来华传教士大多未在政府中任官,而是在内务府中当差,属家奴(即包衣)。清人视家奴为家人,家奴须服从主子,主子亦须为家奴争权益。这些传教士多属耶稣会,坚持利玛窦的“融入本土文化”的传教路线。康熙中期,耶稣会在罗马教廷的地位受冲击,多明我会等揪住中国人祭祖、祭孔等旧议题,使教皇下达禁令。多明我会一直想进入中国,遭耶稣会排挤,无法接触清帝,欲借此打开局面。耶稣会立刻反击,在几名传教士请求下,康熙帝卷入“礼仪之争”。

传教士

康熙帝愿出面,因他与传教士关系密切。

康熙帝能继位,即因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鳌拜专权时,未给康熙帝安排满汉师父,鳌拜被擒后,康熙帝同时学习中西文化,与传教士关系密切;康熙帝一生好学,以他36岁时的课程表为例:五月和六月,几乎每天都召两三名传教士授课。这一年,康熙帝首征噶尔丹,因重病回京,回来后的第二个月(11月)便上了12天课。

信息输入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信息输出水平。

百年的谜团

不间断的学习,开拓了康熙帝的视野。“礼仪之争”陷入僵局后,他两次派出使者,并印“康熙的红票”,教皇只好派出特使嘉乐。康熙帝看嘉乐是个书呆子,便虚张声势说要禁教,嘉乐果然妥协,“礼仪之争”和平结束。

雍正

雍正皇帝登基后,宣布禁教令。雍正帝少年习佛,对西学缺乏兴趣,得知八爷、十四爷与传教士有往来,遂下令禁教。乾隆时,内务府又大量招收传教士,但未撤回禁教令。雍正之后百年,两大文明以各自的方式前行。

本书突破了传统的解释框架——时代的悲剧不是源于误会,而是源于无知。康熙帝选择正确,因他的好学精神;雍正帝选择失误,因他的无知。而时代的吊诡在于,他们恰好都拥有决定一切的权力。这份权力既可能被正确使用,也可能被误用。对于后来者,只能徒叹“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读史使人明智,本书之谓。


他只写了一个流传百年的爱情故事,就被康熙罢官,康熙是有多不待见他?

康熙很不待见他,是因为他写的这个爱情故事是明朝末年的,而且他在故事中还掺杂了对明朝兴亡的感叹,他都这样做了,作为清朝统治者的康熙皇帝,自然很不待见他了。这个人就是孔尚任,他写的这个爱情故事很凄美,名为《桃花扇》,之所以流传百年,是因为这个故事太真实了,而且文辞优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人们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也有对山河破碎的感伤。这毕竟是明朝的故事,说明他内心对明朝有所感念,自然不受康熙待见。

据史料记载,孔尚任少有才名,声名远播,是孔子的后代。起初孔尚任还是受到了康熙的重视,初次见面就给康熙讲经,因此康熙觉得他超级有才华,就把他召进了京城,做了国子监博士,也就是相当于大学教授的职位。按理说应该是很好的了,可是教书育人不是他的志向,他的梦想是匡扶天下,这个国子监博士,虽然是京官,但毫无实权,也就讲讲经之类,所以他就郁郁不得志。

空有一腔报国热情的孔尚任,在仕途上失意后,他就把一腔孤愤全都倾注于文学创作上,因为毕竟是汉人,虽说要忠于朝廷,可对民间故事还是有所好奇的,于是孔尚任就遍览江湖河山,对明朝末年的奇闻异事有了兴趣。就着手搜集野史奇闻,历时数载创作了这个流传近百年的爱情故事《桃花扇》,故事凄美,一经流传,便广为传颂。

孔尚任创作了这个爱情故事后,就被康熙罢了官,此后就一直赋闲,空老此生,真是遗憾呀。

康熙帝的身世至今是一个谜团,他的生母究竟是谁?

关于弘历生母之谜,民间流传多个版本。但是根据实际考察和推敲,弘历的生母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为四品典仪官的女儿,因为父亲爵位不高,钮祜禄氏嫁给胤禛时,号为格格。

孝圣宪皇后剧照

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即位,册封钮祜禄氏为熹妃,八年后,册封为熹贵妃。康熙年间,雍正感染上瘟疫,病情十分严重,钮祜禄氏为照顾雍正,在床前悉心照料。经过这件事后,雍正感动之余,对钮祜禄氏越发喜爱。

在雍和宫产下弘历。弘历十岁时,雍正带他去康熙帝处侍奉康熙,当时康熙帝在圆明园设立了宴会,康熙帝看着弘历聪明伶俐,对弘历很是疼爱,认为弘历是位值得培养的栋梁,便将弘历从雍和宫接到皇宫去读书,亲自辅导弘历的课业,康熙帝说,弘历长大之后必是有福之人,并夸赞弘历母亲钮祜禄氏将来必享大福,雍正听后自然很是开心,之后愈发宠爱钮祜禄氏。

雍正即位后,钮祜禄氏先后被册封为熹妃和熹贵妃,地位只在皇后之下。

雍正皇帝去世后,弘历即位,成为大清王朝第六位皇帝。将母亲熹贵妃尊称为皇太后,非常敬重她,只要皇太后有任何要求,弘历总是竭尽全能地满足她,除此之外,乾隆在位期间,去地方考察民情,期间都让母亲一同前往,在皇太后生辰之时,乾隆皇帝必定要大兴举办。

雍正为什么传位弘历

雍正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乾隆,主要因为乾隆确实是当时最合适做皇帝的人选。雍正总共生了十个儿子,大多数在年幼的时候就夭折了,真正活到成年的少之又少。

在雍正驾崩前夕,存活下来的仅有弘历、弘昼、弘曕三个儿子。从年龄上来说,弘历虽然与弘昼同岁,但弘历月份大些。而此时弘曕还比较年幼。所以,理应由弘历继位。此外,弘历由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所生,钮祜禄氏乃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身份地位高贵显赫。弘昼是纯悫皇贵妃耿氏所生,耿氏乃管领耿德金之女,耿德金虽贵为朝中重臣,但与钮祜禄氏家族的满洲血统相比,耿氏的汉族血统或许也是稍有劣势。

据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康熙特别喜欢乾隆帝,并隔代钦定了弘历的皇帝身份。康熙六十年的一天,康熙帝第一次看到乾隆就特别喜爱,当即安排乾隆入宫养育,康熙更亲自为乾隆教书授课,练习骑射。更有人说,雍正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乾隆也有很大的功劳。相比较而言,弘昼就逊色很多。弘昼是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又傲慢任性,在地位、才智或年龄均不足以和弘历争逐帝位。

弘历几岁登基

弘历二十五岁登基,是大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弘历生于1711年,为雍正福晋钮祜禄氏所生。共在皇位六十三年,被人称为最长寿的皇帝,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弘历剧照

弘历十岁之时,被雍正带上拜见康熙帝,康熙帝看见弘历十分聪明伶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便把弘历接入到宫中,亲自辅导弘历的课业,并称赞弘历是位大福之人。

弘历登基后,改年号为乾隆,至此迎来了康乾盛世。在康熙和雍正年间,两位皇帝在稳定清朝统治的基础上,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作为,弘历登基后,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措施,使清朝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

最明显的一个地方就在于文化建设,乾隆皇帝即位后,积极推行汉家文化的发展,因此汉学地位提高的很快。除此之外,弘历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将西藏扩充到中国的版图中。弘历重视边疆安定,屡次平反叛乱,为国家安定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经济方面,重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弘历多次减免税收,既巩固了民心,又促进了国民收入,在乾隆年间,国库丰盈,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康熙的红票

康熙死前传旨给他:你功劳太大,准备殉葬!保大清百年基业

清朝康熙帝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康熙帝在少年时期挫败了权臣鳌拜,夺回了朝廷大权,成年后又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清朝逐渐强盛。康熙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这61年期间,励精图治,扩大了清朝的疆域,平定了国内国外的叛乱,被称为「千古一帝」。但是他晚年时曾两次下诏书,点名一个男人在康熙帝死后陪葬。

康熙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当时几位皇子之间斗的不可开交、剑拔弩张,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时间朝堂上风起云涌。而九龙夺嫡的最终胜利者就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从古时流传下来的话在一次次的历史故事中得到验证。但是雍正刚刚登基的时候,对于辅佐他上位的一些人非常好,不仅让他们加官进爵,还赏赐给他们丰厚的财物,权力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他们在雍正帝上位的过程中出了大力,可以说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年羹尧出身平民,在雍正帝的帮助下,平步青云;而隆科多可更加不得了了,他出身佟佳氏,是满洲镶黄旗,康熙生母还是隆科多的亲姑妈,是雍正的亲舅舅。以隆科多的身份和才干来说,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是怎么收服他的呢?其实这还要归功于康熙的智慧。

康熙皇帝对于吏治还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深谙「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道理,既不过分放纵那些权臣,也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压力。隆科多就是被康熙用这样的方法收服的。康熙晚年的时候,朝堂因为九龙夺嫡之事一片混乱,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些能够稳定朝堂的人。

隆科多就是其中之一。康熙皇帝知道自己一走,朝堂上恐怕就要大乱一场,他需要一些人帮助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来巩固势力,直到他坐稳这个皇位为止。临终前,康熙把隆科多叫到床前说,自己要给隆科多加官进爵,赏赐他一堆金银财宝,只要隆科多帮他做一件事。隆科多听了这话自然非常欢喜,他喜滋滋的等待着康熙皇帝给他的赏赐,见到传旨公公捧着圣旨过来,他非常激动地过来等着圣旨。

不过,当隆科多打开圣旨、看清楚圣旨上的字的时候,却被吓得魂飞魄散。因为圣旨上面写的是:「查隆科多党附皇子,乱政害民,着即赐死,钦此!」隆科多当即跪下来苦苦哀求康熙皇帝,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何康熙帝要除掉自己。

其实,康熙皇帝并不打算真正处死隆科多,他看着惶恐的隆科多说,「我这么做,只是想让你知道,只要你认真服侍下一任的皇帝,那么你可以一生衣食无忧。你功劳很大,如果你敢有半点不臣之心,现在就回家洗干净准备殉葬。」康熙话没有说完,但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隆科多就这样被他收服,保住了大清百年基因。从此兢兢业业的辅佐雍正皇帝,成为雍正手中的最大王牌。不过,隆科多到了晚年,却惨遭雍正革职,儿子被流放自己被囚的结局,最后死在囚所里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4061.html
苹果已经测试了重新设计的控制中心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