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加速上涨或温和拉动CPI 近五月仔猪价格上涨近8成

养殖户 全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官网6月11日消息,《江苏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印发,明确全省产能调控目标任务保持不变,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为120万头,适当放宽产能调控区间,进一步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震荡上行,近期价格加速上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5月第3周开始,全国生猪均价连涨3周,5月第5周,全国生猪均价16.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6.7%,同比上涨15.3%。进入6月,猪价持续走强,机构数据显示,6月1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9.04元/公斤,较五一假期上涨约27%。

与此同时,前五月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1月第3周仔猪价格开始上涨,此后,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全国仔猪均价从22.75元/公斤,上涨到40.46元/公斤,涨幅近78%。5月第5周,全国29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均上涨。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42.95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3.71元/公斤。

在受访人士看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是影响生猪和仔猪价格的共性因素。当前生猪出栏量减少,养殖户二次育肥情绪较高,拉涨生猪价格。此外,仔猪价格上涨也有养殖周期因素影响,养殖户对后期猪价预期较好,补栏积极性较高也是推涨仔猪价格的原因之一。

年内仔猪价格上涨近8成

价格 生猪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

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仔猪和生猪供应的关键因素,也是优化生猪产能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Wind监测农业农村部数据发现,2023年至今,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逐月下降。今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986万头,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6.9%。至此,专家分析认为,全国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仔猪和生猪供应。“从仔猪到育肥猪出栏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对仔猪的影响先兑现。”华融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月第3周开始,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到5月第5周,已上涨近78%,涨至40.46元/公斤。

史香迎表示,市场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去化明显,导致今年仔猪供应量有所下降。同时,春节后猪价持续震荡上行,养殖户普遍认为猪价上涨周期已开启,对后市猪价预期较好,也刺激养殖端加大补栏仔猪的力度,支撑仔猪价格上行。不过,她补充说,仔猪价格直接关系养殖户利润,但不会对猪周期带来直接影响。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进一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能繁母猪数量之外,仔猪补栏积极性和仔猪价格,都与养殖户对未来的预期有较大关系,年初仔猪价格上涨与近期仔猪价格上涨原因有所区别。

今年第1周和第2周,全国仔猪均价分别为22.85元/公斤和22.75元/公斤,价格处于年内低位。王亚男表示,当时购买仔猪的成本较低,叠加养殖户对下半年生猪行情较为乐观,补栏积极性较高,推动仔猪价格上涨。

王亚男还表示,当前仔猪价格较高,但生猪价格上涨,养殖利润提升,养殖户看好后市行情,叠加当前补栏仔猪可以在冬至前后出栏,赶上全年猪肉消费旺季,养殖户仍有一定补栏积极性,继续拉涨仔猪价格。

近期猪价快速上涨

生猪方面,今年前5月,生猪价格震荡上行,5月第3周开始,全国生猪均价连涨3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5月第5周,全国生猪均价16.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6.7%,同比上涨15.3%,价格处于年内高位。

进入6月,猪价继续上涨。涌益咨询数据显示,6月1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9.04元/公斤,较五一假期上涨约27%。

当前整体处于猪肉消费淡季,在受访对象看来,生猪供应减少是带动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前述提到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是生猪出栏量减少的一大影响因素。“从能繁母猪数量变化到生猪出栏量变化,需要10个月左右的反馈时间。”王亚男说。

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公布的母猪生产情况和市场走访调研情况,史香迎发现,今年母猪生产性能较去年基本稳定,这意味着今年生猪出栏量减幅或与能繁母猪存栏量去化程度相当。前期能繁母猪去化确有成效,后市生猪可出栏量减少,为本轮猪价上涨打下坚实基础。

“猪价再度上行后,增重利润被迅速打开,市场情绪随之而起,养殖端开始新一轮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史香迎表示,据调研,目前散户计划出栏的生猪体重由120~130公斤,抬升到130~150公斤,这就导致部分已达到出栏体重(即120公斤)的生猪被后移1~3个月出栏,减少当下的生猪出栏量,助推猪价上行。

与此同时,史香迎了解到,部分地区二次育肥截流标猪量在20%~30%左右(仅供参考,样本量小或与整体情况差异较大),进一步放大供需缺口,导致猪价迅速拉涨。

在王亚男看来,养殖户二次育肥增加,或是影响近期猪价的最大因素。王亚男回忆,由于南方整体猪源充沛,会对北方行情产生一定的对冲作用,4月底其预判5月猪价或高位震荡,中下旬可能还会出现小幅下滑情况。但5月猪价上涨也带涨了中小场户的二次育肥情绪,5月中上旬东北就开始二次育肥,当前河北、山东等地二次育肥热情较高。

王亚男注意到,当前二次育肥增加,除了市场情绪影响外,也有一个客观原因:去年北方散户和中小场户去产能情况较普遍,空栏位比较多,具备二次育肥条件。再加上生猪养殖周期拉长之后也会提升市场风险,短线二次育肥就成为很多养殖场户的选择。

“5月至今的这一轮二次育肥,主要补栏90~125公斤的猪。”王亚男表示,这一方面会分流部分屠宰场的猪源,减少生猪的市场供应,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屠宰端猪价上涨。

猪价上涨,叠加饲料成本下降,近期养殖端利润迅速改善。

“其实绝大部分利润都是最近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涨起来的,而且上涨的幅度非常大。”王亚男计算发现,4月末生猪自繁自养利润约为80元/头,到6月11日,利润上涨至638.90元/头,本轮行情带动下,养殖利润已累计涨558.39元/头,涨幅693.58%。从过往经验来看,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已处于比较高位。

当前猪价仍在上涨,仔猪价格已经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选择补栏,希望抓住春节前可能的旺季行情。

对此,史香迎认为,仔猪价格上涨对于养殖端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销售仔猪的企业来说,仔猪价格的上涨拉高了其盈利水平;而对于外购育肥户来说,仔猪价格的上涨大幅拉升了其育肥成本,按照现价采购仔猪育肥至标猪出栏成本在16元/公斤附近,明显高于约12.5~14.5元/公斤的自繁自养成本。

史香迎认为,从仔猪养殖到生猪出栏的时间周期来看,7月之后购入的仔猪难以在春节前出栏,因而到时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或下降,仔猪价格持续上涨行情或难持续。

展望后市生猪价格走势,史香迎认为,就当下的基本面而言,生猪价格已经蕴含一定的泡沫,但就全年基本面支撑的高点来看,猪价仍相对合理,后市猪价如何演绎,还要取决于养殖端如何调节出栏节奏。

“如果养殖端在6、7月进行一波降重,则后市猪价还有望创下新的年内高点,否则基本面难以支撑猪价再次大幅上涨。”史香迎说。

在王亚男看来,之前的二次育肥出栏或相对分散,对行情冲击相对较弱,但当前还存在部分压栏情况,这些产能最晚将于7月释放,因而7月生猪行情或高位回调,8~9月行情仍有上涨空间。四季度随着集团场生猪出栏增加,生猪供应或出现微增情况。

生猪价格上涨,猪肉价格相应增加。Wind数据显示,5月下旬开始,全国猪肉批发均价加快上涨,6月11日涨至24.6元/公斤,较5月20日上涨近19%,较今年年初上涨超21%。

猪肉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今年4月,猪肉价格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5月CPI数据即将发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猪肉价格整体有所回升,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物价表现,但考虑到猪肉价格上涨温和,其他牛羊肉、果蔬、工业品等供给充裕,猪肉价格上涨对5月物价影响偏有限。

展望未来,整体来看,周茂华认为,在生猪产能去化滞后影响与市场需求回升作用下,猪肉价格对物价的影响将转向温和贡献。

史香迎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猪价上涨之后,“五个方面”让人担忧

最近一个月,虽然猪价时有下跌,但上涨趋势一直未变,可以说每一次的下跌都是在为下一次的“大涨”做准备。 5月19日,外三元生猪均价涨至15.88元/公斤,内三元生猪均价涨至15.47元/公斤,土杂猪涨至14.98元/公斤。 相比于一个月之前的12.36元/公斤,涨幅达到了28.5%。 而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养殖户的养殖利润也恢复了回来,3月中旬猪价最低时出栏一头猪要亏损500元左右,而现在出栏一头猪可以盈利50-100元。 这对于整个养猪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实际上以现在的猪市状态,猪价的上涨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引来了“五个方面的担忧”。 第一个、猪价上涨引发二次育肥潮近期猪价的上涨除了同产能的下降,猪肉消费的恢复,国家收储提振几个方面有关之外,还同市场出现抢购标猪的现象有关。 正常情况下,收购标猪的只有屠宰企业,而现在一些二次育肥的猪场也加入到了标猪的收购行列之中,致使一部分本该进入市场屠宰的猪又回到了猪舍中,一旦到了7、8月份高温季节,这部分大猪很有可能集中上市,对猪价造成不利的影响,有可能又有一批养殖户栽在大肥猪的身上。 第二个、猪价上涨引发养殖户的补栏潮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仔猪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另外,仔猪价格的上涨也同养殖户采购积极性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不少猪场直接补栏后备母猪,尤其是最近一个月的时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空前得高。 截止到一季度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2%,虽然已经很接近于正常保有量了,但是产能依旧处于过剩状态,这种状态下养殖户再来个仔猪和后备母猪的补栏,很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的时间进一步延长,影响猪价的进一步回升。 第三个、猪肉消费并未完全恢复,猪价上涨将制约猪肉消费的恢复首先,目前依然处于猪肉消费的淡季,其次,北方疫情还未完全好转,猪肉消费并未能完全恢复,最近两个星期猪肉价格又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白条肉的平均出厂价格已经达到了21元/公斤,零售价格基本在23-30元/公斤。 猪价上涨后猪肉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猪肉消费的恢复,没有消费端的支撑,猪价很难持续上涨,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消费的低迷再次下跌。 第四个、饲料价格恐进一步上涨随着二次育肥猪的增多,以及养殖户补栏仔猪和后备母猪,市场生猪产能将会提升,饲料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再加上国际粮食市场,谷物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饲料价格大概率会进一步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导致猪价8元才能保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饲料继续涨价就意味着猪价上涨的幅度将会被抵消,甚至还可能重新进入亏损状态。 第五个、刺激进口猪肉量的增加随着我国猪肉价格的持续运行,我国进口猪肉量持续下降,一季度的猪肉进口量仅42万吨,同比下降64.2%。 进口猪肉量下降是因为进口肉相比国产肉已经没有了价格优势,而如果国内猪价上涨,猪肉涨价,进口肉的价格优势就很有可能恢复,这将会刺激进口猪肉量的增加,对国内猪价造成打击。 结语:在生猪产能彻底跌至正常保有量之下以前,生猪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变数,不少猪场都在赌下半年的行情,当大家都看好下半年行情的时候,反而行情不好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具体什么情况,让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那些胆敢在现在这种状态下二次育肥的猪场,他们是亏钱还是赚钱,借用一个猪贩子的话说,“现在敢二次育肥的都是勇士,因为他们大概率要亏钱。 ”

补栏热情大涨 5月份生猪供应缺口是否将开始逐渐加剧?

尽管节后猪肉消费短期内并不会浮现实质性的提升,但是5月份生猪供应缺口在疫情效应的影响下将开始逐渐加剧,可以说需求端基本保持稳定,而供应端供 应量是呈下降的,因此猪价仍会持续上涨。 同时市场供需博弈加剧,卖方市场依然掌握主动权,高点或在7、8月份浮现。 另外,我们要十分警觉的是目前能繁母猪 存栏预计已经见底,中小散户已经浮现补栏量大于淘汰量的趋势,补栏热情大涨。 加之大猪企和规模化猪场的布局,目前深度扩产风险已是十分可怕。 补栏母猪现象有增多趋势 去产能行为基本已停止  此前业内就曾表示受能繁母猪产能持续调减影响,猪价将保持长光阴高位,同时高价也将促进产能恢重性增长,预计2016年下半年开始能繁母猪存栏 增添。 从面前高涨的仔猪价位来看,人们补栏的踊跃性与攘增。 同时母猪存栏也有加速恢重之势,而且从各地区来看,除了环保政策的需要,自发的去产能行为节 本已经停止。 固然,对于今年的行情许多人选择了维持现状,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养殖户已经补栏或有补栏准备,而在缩减规模的依然在少数。 而准备补栏的除了大 猪企还有散户,甚至是社会资本的注入。 能繁母猪存栏数据不再下降到持平再到现在的增添,基本可以断定本轮周期猪价的上湛蹿预计将在明年结束。 投储冻肉接踵而至 然生猪市场行情上扬热情不减  节日热情已过,随着北京投放存储肉工作的开启,加之市场消费热度减弱,屠宰企业压价意愿普遍性增添,但是受到供应端趋紧的支撑,生猪市场行情潞傍保持着高位之上的小涨态势。 但是,即便投储冻肉接踵而至,然生猪市场行情上扬热情不减。 不仅生猪价格上 涨,仔猪的价格也呈现持续上涨的走势。 这一方面一定了后市猪价在供应紧缺的支撑下将还有上涨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额的养殖利润正在不断刺激养殖户高涨 的补栏热情,同时还有一些社会资本的陷入,这也预示着市场风险正在不断积聚,供大于需、陷入下一轮下跌周期依然不可避免。 受去年冬季疫情影响 后期猪源紧张预期强烈  由于冬季疫情影响开始释放,市场普遍以为接下来的三个月为最缺猪的时期,后期猪源紧张预期强烈。 预计5-7月份生猪行情将潞傍供应短缺,价格将 潞傍高位强势运行。 因此,猪价潞傍上涨毋庸置疑,加之五一节致使猪价再度打破新高,社会心理普遍信心充沛。 到目前为止已有6市向市场投放存储肉,后期或将 更多,而北京方面为其两个月的投储对北方市场的影响,我们依然以为基本不能提供实质性帮助,也难改变猪价潞傍上涨格局。 目前猪价的涨势基本没有多大悬念, 业内曾经表示7-8月份生猪养殖量将逐渐恢重的迹象才会有所显现。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更加关注猪价拐点浮现的时机,做好补栏的准备。 地泛霸存储冻肉投放难以缓解供应紧张格局  五一节前,生猪行情强劲态势已经显现,至节日期间,猪价和肉价上涨,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21元/公斤的价位,均价再创新高。 尤其是华南和沿海地区打破性较为普遍,部分地区甚至浮现了肉贩无肉可卖的现象,而随着禁养、拆迁等因素的影响,看涨心理上 升。 五一节前,部分地区开始潞傍投放地泛霸冻肉,昨日北京也决心释放为其两个月的冻肉以保证供应和防止肉价过度上涨。 但是业内以为,此次投储只是为了防止 猪价过度上涨和保证断档期的供应问题,安慰各泛澳理,因此对涨势没有太大的影响。 北京投放为其两个月的存储肉 难道已亮出底牌  这两天北京即将开启为其两个月的投储冻肉工作成为行业内的焦点,我们除了看到这是保证供应和抑制肉价的手段外,也有养殖户表示政府兴许已经亮出 底牌。 养猪人必看友“道隐无名”分析,这对于养猪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对付2015年末北方地区那场大比例仔猪损亡 缺口对后续猪市行情的冲击。 也就是对于那个养猪业的利好,政府予以了两个月的纵容及拘束。 为了不增添猪价过度上涨导致的社会及行业内部矛盾,政府启动寥缃 衡杠杆,对多方予以安慰,这也是对最“缺猪时期行情”涨势的防止。 同时也给屠宰企业以喘息的机会,预计慈缵间猪价保持高位的同时,少不了一场激烈的博弈。 节后5月份生猪价格的上涨概率依然大  许多养殖户都说,其实今年的生猪行情根本就不用操太多的心,只要猪只健康、手里有猪,适时出手,适度博弈,基本上盈利都是不错的。 的确,今年生猪价格从2月份涨至目前,均价已经破10,部分地区逐渐向21元/公斤价位靠拢。 虽然期间也有归落的时候,但都是微幅和调整的态势。 期间舆论的打压和屠宰的压价均未能实质性的撼动猪价,可以说猪价已经上涨3个月了。 “五一”期间猪价又火了一把,但大多数人以为节后消费刺激消失,猪价或将收敛锋芒。 但这只是从需求角度来看,而供应端缺猪的局面依然未变。 节前 有存储肉上市对猪价影响不大,而且行情显然趋强,加上五月是历年小周期的转折月消费渐好,并且冬季疫情效应开始显现,因此节后5月份生猪价格的上涨概率依然大。 猪价逐渐向21元/公斤价位靠拢 补栏风险加剧  从节后的行情走势来看,供需格局依然,卖方市场潞傍占领上风,预计近期猪价依 然会持续上涨势头,逐渐向21元/公斤价位靠拢。 然而,价格过高市场风险也在加剧,况且现在补栏的仔猪约摸赶不上这轮猪价上涨,因此需谨慎补栏。 虽然之前 我们对这轮上涨周期的预估比较乐观,但是一旦疯狂补栏浮现,我们不得不增添风险意识,况且母猪存栏的加快恢重已经断定了下跌周期光阴表。 另外,虽然规模化 发展成为趋势,并将成为饲养模式中的主力军,但是散户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少短期内还是。 他们是目前补栏后背母猪的主力军,而他们往往被农业部的统计 所忽视。 因此,这潭水看如透底,其实还是有许多我们不能看透的地方。 养殖户:卖猪不死磕价格而是卡光阴节点  五一的强势行情给养殖户更加增添了信心,补栏和压栏的动作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的确,供应趋紧加上疫情效应的显现预示着最缺猪的时刻即将到来。 然而,越是高价就越是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因此我们卖猪没必要死磕价格,而是要卡好光阴节点。 湖北省网友“C朱无病”表示现在的猪价上涨已导致压 栏启动,更有购买标猪育肥者,压栏的猪的增大就像水库的水位上涨,是徐徐地蓄积,当水位上升到超过堤坝承受的能力后,大坝垮塌洪水泛滥,水位时常是急剧下 降。 一旦形成抛售之势,肥猪滞销让人始料不及。 所以惟独在达到警戒水位时提前泄洪才干将利益扩大化,卖到最高价固然是好,但同时也将濒临极大风险!  诚然,今年由于供应端持续紧缺,猪价得以持续高位。 自繁自养大致有一套出栏规划,对于专业育肥者,土杂良杂300斤以上达到十元以上就可以考虑 在适当的时候泄泄洪了,毕竟装到口袋里的才是钱。 毕竟,大趋势对了何必纠结那一两毛钱?过两天涨价了觉得卖得亏,过两年来看都是卖的天价!  后市屠宰企业压价难度依然大、收猪难依然难以缓解  猪价集体上涨,即便节后热情刚过,猪价在均价再度创新高的基础上也保持稳中小涨的走势。 目前北京的冻肉投放和节后需求的减弱,均支撑了屠宰企 业的压价热情,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屠宰企业已经濒临着全国范围内的收猪难问题。 尤其是陷入5月份以后,疫情导致的“最缺猪”时期到来,其收购难度将潞傍增 加,或将遭遇涨价也难收的境况。 固然,节后受消费、天气和猪价的影响,部分屠宰企业屠宰量或将浮现下降,以此博弈,但是供应端紧缺格局难改,压价难度很 大。 因此涨价保量的行为也将存在。 预计短期结算价将潞傍上涨,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的补栏节奏,切勿好高骛远。

仔猪

猪价上行趋势不改,仔猪价格连涨10周!养殖户新盈利周期已开启?

近日,各大猪企陆续公布了5月份的销售数据,我们也都看到了,牧原、温氏、新希望等生猪销售价格较之前涨幅超过18%,5月份各大猪企的亏损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但如果说全面实现“扭亏为盈”,恐还需静待时日!伴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上涨,养殖户对于后市的信心逐步回归,看涨情绪持续浓厚。 如今生猪价格已经涨至8元每斤左右,部分成本控制好的养殖户已经实现微利,如果之后生猪价格能继续上涨,此前陷入全面亏损的养猪行业才能算真正的走出“低谷”。 专家:猪价整体保持上行趋势,三季度养猪行业有望实现全面扭亏为盈!据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按照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生猪养殖头均预期盈利为123.78元。 从成本角度来说,养殖户成本主要包含60%饲料成本、15%人工管理成本、10%折旧成本及5%动保防控成本。 据了解,由于2022年饲料价格的连续上涨,目前散养户的养殖成本多在7.5-8元每斤,而规模集团场的养殖成本多在8-9元每斤。 按照目前全国生猪出栏均价8元每斤算,也就是说多数养殖户仍处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并未全部实现盈利。 先前,农业农村部专家团队曾做出预测,由于养殖户对于后期猪价上涨有较高预期,出现了压栏惜售情绪,导致近期猪价持续反弹。 从供给端来看,与一季度相比,猪市供过于求的形势已有所好转,接下来猪价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可能仍存在阶段性回调,但整体保持上行趋势不改,三季度养猪行业有望实现全面扭亏为盈!仔猪补栏积极性提高,仔猪价格连续10周回升!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监测显示,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77.3万头,与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相比高出1.9%,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 据近期各地相关部门的调控措施来看,部分地区为稳定生猪产能,已经开始采取补贴、金融手段等措施,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加快仔猪补栏。 在官方及市场的引导下,仔猪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需求的增长也带动仔猪价格快速回升,局地补栏一头仔猪需要600元左右的成本,截至目前,仔猪价格已经连续10周回升,累计涨幅超过50%。 其实,近期官方的“托市”行为旨在稳产,养殖户也不要过分解读,对于未来的猪价不宜做出过高的预期,就拿今年一季度末能繁母猪4185万头的存栏来看,2023年年初的生猪产能基本会保持在供需平衡附近,预计未来养猪的头均盈利会在200-300元之间,1000元每头的暴利属实很难再出现了。 附:今日主要省市15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0117.html
上车 热 首付15% 吸引年轻人 广州迎来楼市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