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北部造成至少42人死亡

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22日说,以色列当天袭击加沙地带北部,造成至少42人死亡。(记者黄泽民)


以色列对加沙空袭已致83人死亡,两国之间究竟有何恩怨纠葛?

生活在中国的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起和谐的社会当中,没有战乱的纷扰,但是在这个世界之上,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和平稳定。 仍有一部分国家,他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用面临战争的残害,就在前几天以色列就对巴勒斯坦的加沙进行了空袭,这次的空袭直接造成了83人死亡,伤者更是很多,这就让很多网友非常好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才能让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空袭。

关于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问题属于老生常谈,早在很久之前就存在,如果你现在看世界地图的话,你就会发现巴勒斯坦这个国家已经被拆分的很小很小了,而这次受空袭的地点就是巴勒斯坦靠地中海的一块儿地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早在前几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就大打出手,不过巴勒斯坦是越来越小,而以色列却是越来越大。

本来以色列是没有任何扩张想法,他只是希望能够守住自己仅存的土地,而且以色列还在寻求中东其他国家的认可,不过,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就像铁了心一样,从来不会承认以色列所以以色列干脆就直接入欧了,后来爆发了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从原来的被动是挨打,转变为开始主动的去攻击别人,这就好比别人惹我,我不理他,但到最后我把别人揍了一顿,以色列的这一次主动出击,还把自己的国家的国土拓宽了很多。

加沙

以色列本来也并不喜欢战争,他也知道靠战争是不能够得到永久的和平呢?于是当时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想要用土地求和平,不过这个办法到最后好像也不了了之了,通过这几次战争和之前采取了一些和平措施,以色列知道了,在中东地区他永远融入不进去,所以以色列就开始无欲无求了。 既然你们不融入我,那好我就变成个搅局的,后来以色列干出了很多的事情,这其实也让巴勒斯坦很难受,因为以色列抢的就是巴勒斯坦的土地,于是在哈马斯上台之后开始了对以色列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直有着一些军事的摩擦,这都并不稀奇了。

伊斯兰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空袭,是否有人员伤亡?

近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再次爆发军事冲突,据新闻消息,5月10日晚至11日早晨,至少有250枚火箭弹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撼,不过非常不幸,该次军事冲突,造成了27名以色列平民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时间5月13日早晨,根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的发布的信息,在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数天的导弹空袭后,加沙地带损失惨重,目前已有67人丧生,令人非常不幸的是,其中还包括了17名儿童;除此之外还有近400人受伤。

可以说此次的军事冲突,令人们群众损失惨重,最终受害的永远是无辜的群众。

如图是亲属们为死者举行的葬礼,死者是一名妇女和她5岁的儿子,他们在家中遭以色列军空袭最终身亡,他们的生命也因此结束,停在了炮弹爆炸的瞬间。

来源

在以色列空袭后,加沙南部的地带,一些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场面一片狼藉。

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巴以和平之路上非常大的一个绊脚石。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就永远不会停止,所以中东想实现真正的和平也是难以实现的。

和平来之不易,活着最重要,愿天灾不在,军事冲突更少,还无辜群众一片安静的土地,能让他们好好的活着,所以有的时候,活着才是最好的幸福。

加沙地带

加沙的历次战争

死亡

巴勒斯坦西部地中海岸与埃及接壤的一片土地。 1948-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由埃及管理。 主要城市加沙。 该区呈矩形,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6-8公里。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 加沙地带是位于以色列与埃及之间、面向地中海的一个狭长地区,一个交通要塞。 面积365平方公里,2015年约有22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1937年的“皮尔方案”中,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南部阿拉伯区的一部分,在地理上并没有同约旦河西岸分离。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1.15万平方公里地域划归“阿拉伯国”。 由于阿拉伯国家反对,“阿拉伯国”未能成立。 1967年“六·五战争”中,加沙地带被以色列占领。 根据巴以签署的相关协议,加沙地带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并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 2005年8月15日,以强硬著称的以色列阿里埃勒·沙龙总理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开始从加沙地带撤离了8000名犹太人,当年9月12日,以色列军队完成了撤军,包括约旦河西岸的4个地方,结束了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 加沙真正回到巴勒斯坦人怀抱。 但长期以来,由于以色列动辄实行封锁政策,加沙地带民众处于极端贫困状态,6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以色列从加沙地带的撤离是因为据沙龙判断,根据人口比例继续占领下去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包括约旦河西岸,意图是要建造起隔离墙,把占领的土地合并在一起,与巴勒斯坦人分离开来,维持以色列的犹太性,总之,就是要保持以色列的住民大多数是犹太人。 在加沙地带,活跃着众多巴勒斯坦武装派别。 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巴伊斯兰圣战组织等主要武装派别都集中在这里。 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巴武装人员不时从加沙地带向以境内目标发动袭击,以色列则加大了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军事打击,多次进入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 2007年6月,哈马斯与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在加沙地带发生冲突,哈马斯夺取了加沙地带控制权。 自哈马斯全面控制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关闭了加沙地带通往外界的关口。 以色列的封锁造成加沙地带生活用品极度短缺,民众生活十分艰难。 2008年12月26日,以色列向加沙地区发动了代号为“铸铅行动”的作战计划,造成至少14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500人受伤。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2010年5月27日向多国外交官解释以方封锁加沙地带的政策时表示,哈马斯一直试图损害以安全利益并羁押以被俘士兵沙利特,因此,以方的封锁还将继续。 然而,近3年的封锁已在加沙地带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分析人士指出,封锁对正在进行的巴以间接谈判构成负面影响。 封锁一日不除,巴以僵局恐难打破。 加沙:城如监狱民不聊生2007年6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通过武力夺取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后,视其为主要安全威胁之一的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外围修建了十米高的厚重水泥隔离墙,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座岗楼,隔离墙以外300米是安全隔离区,闯入隔离区者将遭到无情射杀。 此外,根据国际规定,加沙地带西部沿海有15公里的捕鱼区,但目前以色列仅允许加沙地带的渔民在距海岸线3公里的范围内打渔,以军舰随时在海上巡逻,向越线的渔船开火。 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将当下的加沙地带形容为一所巨大的“监狱”。 据不完全统计,150多万人口的加沙地带目前有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的耕田荒废,失业率奇高,大部分居民生活只能靠联合国的救济维持。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哈马斯势力,而哈马斯的宗旨是通过武力,抵抗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以色列以阻止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为由实施“铸铅行动”。 军事打击共造成14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5500余人受伤,约5万人无家可归,巴勒斯坦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40亿美元。 由于担心哈马斯利用建筑材料构建军事设施,以色列禁止任何钢筋、水泥等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即使联合国也无法将建筑材料运入加沙地带,当地居民只能把遭战火摧毁的建筑手工拆除,然后用畜力车将废料运送到水泥厂回收再利用。 当地遭损毁破坏的建筑无法被修复,断壁残垣只能凄凉地“滞留”原地,各条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 以方:面对谴责 坚持封锁2010年5月27日,以色列政府的一位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以方打算强制要求一支由多国民间机构组织、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队接受检查。 这一决定反映了以政府现阶段在加沙地带封锁政策上的态度。 以色列一直视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为主要安全威胁之一。 但从长期看,封锁政策无法给以色列带来彻底的安全保证。 “铸铅行动”后,来自加沙地带方面的袭击活动虽然有所减弱,却没有消失,哈马斯仍坚持武装反抗以色列占领巴方领土的方针。 封锁政策以及“铸铅行动”让以色列面临巨大国际压力。 一名未公开姓名的欧盟资深外交官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暗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政策让其成为欧盟地区官方和民间的批评对象,缩小了以色列外交空间。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迪·沃弗斯菲德也对上述看法表示认同。 他说,类似强制检查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物资船队这样的行动对以色列来说就像“外交公关上的一次灾难”。 以色列内阁多名部长也在2010年5月26日的一次会议上表达了对加沙地带政策损害以方国际形象的担忧。 近一段时期,以政府迫于国际社会压力在封锁加沙的问题上出现些许松动。 但按照专家普遍看法,以色列短期内解除加沙封锁的可能性不大。 沃弗斯菲德认为,以色列强制检查运送人道物资船队的决定表明,以方将维持加沙封锁政策,即使清楚这一政策将损害自身外交利益和国际形象。 前景:解封不易 尚需努力加沙地带民众深受以色列封锁之苦,不断组织各种集会、游行等活动,一再呼吁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敦促以色列尽快解除封锁。 阿巴斯多次表示,对加沙地带百姓的封锁令人痛心,应尽快解除对那里的封锁,使加沙地带居民享有正常生活的权利。 阿巴斯呼吁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未来考虑,尽快恢复与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举行对话,签署由埃及起草的民族和解协议,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内部团结。 封锁也对正在进行的巴以间接谈判造成严重影响。 哈马斯明确表示,以色列在持续封锁加沙地带同时与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的谈判前景令人担忧。 为解除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联合国付出了不懈努力。 2010年3月以来,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不少联合国官员先后走访加沙地带,对那里的经济、人权、教育、儿童发展等问题进行调查和评估。 潘基文3月访问加沙时说,以色列封锁加沙的政策“令人无法接受”。 虽然国际社会将继续致力于解除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但在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下,解除封锁之路依然漫长。 以军袭击救援船队当地时间2010年5月31日凌晨,以色列军舰向试图驶入加沙地带沿海地区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开火。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冲突造成19人死亡,26人受伤,伤者包括4名以军士兵。 以色列军方当天下午证实,已将船只拖至以南部港口,并对船上人员和物品进行了检查。 这支船队由40多个国家资助,计划于当地时间31日抵达加沙地带。 船队共装载了超过1万吨的食品、药品和建筑材料等物资,船上有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约750名船员。 双方各执一词一支由6艘船只组成的国际救援船队当天凌晨试图进入加沙地带海域,正在该海域巡逻的以色列海军强行拦截该船队后,登上了其中一艘土耳其货船,随后双方人员发生激烈冲突,并造成多人死伤。 冲突发生后,双方对事件的起因各执一词。 反对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的国际和平组织“自由加沙运动”表示,以军登船后立即开火,船上平民出于自卫进行了还击。 以色列军方则发表声明,称以军登船后发现部分船员手持武器,并有一名船员试图抢夺以军枪支,枪支走火引发了其他士兵开火。 以色列副外长阿亚龙则强调,从救援船只上搜出的部分枪支推断,此次冲突很可能是该船队事先策划好的。 多方反应强烈以军的袭击行动招致多方强烈反应。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0年5月31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向前往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的船只开火,并呼吁对这起事件展开彻底调查。 土耳其副总理阿林奇宣布召回土驻以大使,并表示将向联合国安理会发出申请,要求彻查此事。 此外,土耳其原计划与以色列联合举行的3场军事演习也被全部取消。 同一天,上万名土耳其人上街游行,抗议以军向国际救援船队开火。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对以方的行为进行了措辞强烈的谴责。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表示哈马斯将举行紧急会议。 埃及外交部谴责以色列军队对国际救援船队的袭击行为,呼吁以立即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和对其他巴勒斯坦领土的限制措施。 叙利亚外交部也发表声明指出,以色列的行为是“血腥的海盗行径”。 叙外长穆阿利姆还号召国际社会帮助被以色列拘捕的船员平安返回各自的国家。 阿盟对以军的行径“强烈谴责”,认为这一“恐怖主义行为”是对国际法和人道主义的藐视。 阿盟将就此召开紧急会议。 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的外交部已就此召见以色列驻西班牙大使,要求以方就这一“严重事件”作出解释。 法国外长库什内发表声明,谴责此次事件,并要求立即就此展开调查。 英国政府对事件表示遗憾,并呼吁以方开放所有通道,以便让国际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2010年6月5日,备受关注的以色列拦截加沙国际救援船一事再生枝节,一艘驶往加沙地带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雷切尔·科里”号当地时间5号遭到以色列海军拦截,以海军士兵在没有与船员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登船。 据当地媒体报道,以色列海军三艘军舰从当日清晨就开始尾随该船,并五次发出令其改道的要求,但最终无果,海军士兵中午时分由舰艇登船,而没有采用像5月31号登船时直升机空降的形式。 报道还称,以军是得到对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才登船的,登船后船员服从以军命令,以军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控制了船员,并没有与对方发生任何冲突。 “雷切尔·科里”号救援船来自爱尔兰,载有约1200吨物资,其中包括建筑材料和纸张等以色列严格控制运入加沙的物资,船上的19名国际人士包括志愿者、媒体记者以及船员,大部分来自爱尔兰和马来西亚。 该船原计划于2010年5月31日被以军拦截的6艘船同行,但因故障取消了行程。 加沙地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5号拦截行动之后发表讲话说,今天我们看到这两艘船的区别,科里号是一艘和平之船,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是尊重他们表达的权利,而土耳其船的背后是一群支持恐怖势力的暴力极端分子,他还表示,以色列将继续行使自卫的权利。 实际上,在“雷切尔·科里”号救援船出发前,就已经遭到以色列外长利伯曼的警告:“任何伤害以色列主权的船只都将被截流,‘雷切尔·科里’号抵达加沙的机会为零”。 联合国人权组织官员当天对以军登船的行为表示不满。 以色列空袭加沙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阿拉比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加沙的持续空袭,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承担起责任,依据国际法采取果断行动,阻止以色列的行为。 阿拉比说,这些敌对行为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他表示将继续与巴勒斯坦领导层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保持磋商,以便采取行动阻止冲突继续。 另据埃及官方中东社报道,埃及驻以色列大使奥斯曼表示,埃及正全力斡旋以促使以色列尽快结束敌对行动,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 2012年3月9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人民抵抗委员会”下属军事派别“萨拉赫丁旅”总书记祖海尔·盖斯在加沙城西部遭以军导弹袭击身亡并引发此轮巴以冲突。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迄今已造成2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73人受伤。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动空袭。 这是四年来以色列最密集的轰炸行动,到目前为止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包括哈马斯武装组织一名军事领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6234.html
饮食 如何正确给猫咪保暖 运动方面应当注意这些问题 室内外
HarmonyOS 余承东 NEXT亮相 用10年干完了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