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岭南古史恢复呼吸 作家张况

作家张况

张况,著名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协主席,1971年生于广东五华。著有长篇小说《赵佗归汉(五卷)》《雅土》《小镇上的鼓手》、大型历史文化长诗《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上下卷)》《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上下卷)》《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等文学著作33部,主编诗文选《珠三角诗人诗选》等30部,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日、韩、蒙、印、土耳其、阿拉伯等语种介绍到海外。曾获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奖、艺术奖、广东有为文学奖·诗歌奖等多个奖项。

日前,南都读书俱乐部邀请到历史文化作家张况携其最新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进行了线上分享。张况为读者进行了内容翔实的史料讲解,将南越国回归汉朝的恢弘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张况伏案五载创作的爱国主义题材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加以拓宽与提炼,再现并重构了赵佗率领南越回归汉朝的这段可歌可泣的恢弘历史,具有重要的文本意义与史料价值。小说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民族繁荣富强以及南海归属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较好的文本启示意义。

嬴政 张况

分享实录

南都:《赵佗归汉》是我国首部描写南越王赵佗回归汉朝的宏大历史叙事章回体长篇小说,您足足花了五年时间。全书200万字,分五卷,共七十二回。您当时为什么要写这部宏篇巨著?

张况:是的,《赵佗归汉》是一部主要书写岭南历史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家知道岭南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这部作品就是为了对岭南历史进行系统性梳理,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关于岭南历史的著作很少有整体的、立体的呈现,尤其是赵佗作为南越王这段历史,在我们广东和岭南地区,它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所以,作为生活在岭南的作家,我觉得有必要对整个岭南史进行一次爬梳,将它形成一个既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文本意义的历史小说。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最终沉下心来对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进行反刍,把整个岭南的历史进行了一次非常惊心动魄的、历史性的回溯,把整个岭南历史以小说故事情节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读者,让大家更立体化地来了解整个岭南历史发展的过程。

南都:大家知道要写岭南人熟知的南越王的故事,是很有难度的。您伏案五年写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难度?能否分享一下其中南越王不为人知的故事?

赵佗 小说

张况:岭南史要啃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南越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被誉为岭南的人文始祖,他接受秦始皇的派遣平定岭南。这个写作的确是很有难度的,但只要将南越王赵佗这个人物给吃透,把整个岭南在秦以前跟秦以后的故事梳理出来,把这些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事件、民族关系、边疆关系等吃透了以后再动笔,就会比较顺利圆满。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妥妥的涅槃的过程,我一开始也没有预想到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写那么长的作品,所以心理准备是有的。

赵佗作为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可以挖掘,我在小说里面进行了历史性合理重构再现,比如说他是怎么样来到秦始皇身边,帮秦始皇一起来完成统一大业,最后建立秦朝。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那些优秀的部分,赵佗也是继承得非常好的。在人物设置里面,我留下了很多悬念和伏笔,但是读起来没有一点困难,因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一个过程。通过一系列伏脉千里的故事铺陈、叙述和人物命运故事的推进,赵佗整个青少年时期就活灵活现了。当然也有历史的倒叙为将来赵佗的出场铺垫了比较厚实的历史基础、文化基础和政治基础。所以,在写南越王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时,我在小说里面重新让他活了过来,包括秦始皇和他的文武百官,都是这样的一种有质感的铺垫。

南都:本书从中国历史文化渊源和历史事实依据为逻辑出发点,通过秦始皇在平定岭南后向众大臣袒露自己为何要设立“南海郡”的初衷和政治目的,有理有据地将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的历史直接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这是全书用力最殷、情节设计思考最多也最为巧妙之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伦理格局重构的一幕重头戏。能否讲一讲这一巧妙设计?

张况:作为一个作家,我觉得最为巧妙的地方,就是把以众大臣在咸阳(皇城)讨论平定岭南后设立什么郡这个历史性的场景予以再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考究的历史情节,它巧妙就巧妙在秦始皇为何最终一槌定音要设立南海郡?整个岭南处于南海之滨,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他拥有吞田吃海的英雄气概,一槌定音把整个茫茫南海框定为大秦帝国的版图,这也就是大中华的整个雏形——领土与领海叠加起来的中华民族最初的雏形。这很好地从历史层面最早解决了南海归属于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问题,成为南海归属于我们华夏民族最早的一个历史见证。

南都: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一极,不仅是小说的底色,更成了叙事的主角。小说对中国玉文化、岭南饮食文化等都有独到描写,能不能谈谈书中提及的岭南文化?

张况:我专门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考察过,也看到过历史上关于岭南美食的炊具等历史物件,比如说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火锅,就是广东人说的打边炉。那么岭南近海优质新鲜食材和这种饮食文化对赵佗的健康很有帮助。再加上赵佗喜欢运动、喜欢打猎、喜欢玉文化、喜欢健康文化的熏陶,因此他的长寿是有道理的。所以,小说借赵佗这个人物的描写,对中国玉文化的研究和喜好等引申出了很多故事,可以说这部小说也算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尤其是对中国玉文化的研究、推导、重建,以及作为岭南的饮食文化的彰显。

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极,岭南和南海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强调的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同时也是以史为鉴为我们中华民族统一大业进行回望的有益的探索。所以我觉得一个作家还是要有历史担当、历史自信、文化担当、文化自信,这样的作品才能够大气磅礴,才能够有人文意识,对我们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意识,民族大义跟历史意识,历史情怀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南都:这本小说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写的,那么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是如何融汇的?能否谈谈?

张况:这部历史小说我遵循了基本的历史事实,应该说90%以上都是有历史依据的非虚构。说到底就是重新回归历史,重新反刍历史,重新让这段历史恢复  呼吸。我作为一个作家,也就重新替秦始皇活了一遍,替赵佗活了一遍,替大秦帝国和南越国的文武百官重新再活了一遍。将他们从历史当中邀约出来,把他们邀到现实世界来坐在一起对话,这是很有意思的场景。我对这段历史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对历史人物的定位、个性、性格特征、心理特点、行为举止等都进行了历史性的回溯。这部小说对历史人物、历史真实做了逻辑的事态发展推演和格局再造,给他们予死生肉骨重新活过来的节奏,如果我们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这部小说的话,会有很大的收获。文学是非虚构的长篇历史小说,因为有情节的需要和故事情节的推断,所以有个别的小人物、衬托式的人物有虚构的成分在里面,这是小说情节的需要。比如说双胞胎姊妹和双胞胎兄弟的爱情故事,比如凿灵渠中的史禄夫妻的故事。当然小说里面,有个别的历史人物的性格描写或身份认同,是通过故事的演进,情节的推进而发生180度大转弯的。因为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需要,所以必须要用细节去作为支撑和铺垫,能够在小人物的身上看见大民族,国家的大命运,跌宕起伏从小人物的命运描写当中体现出来,这也是一个成熟作家必须具备的能耐。

南都:《赵佗归汉》这本著作对于历史研究能提供怎样的价值?对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有何帮助?同时,这本书是否适合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或舞台剧?

张况:这部书的历史价值其实就是让我们在历史当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历史人物所做的这些贡献必须是朝着国家统一的方向发展,因此赵佗他是和平主义者,不流血地将岭南、百越郡、百越的百姓以及各个民族顺利带回汉朝,具有填补中华民族历史空白的意义,对我们理解新时代,比如说台湾回归祖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这部小说出版以后,我的原计划是把它改成三部共120集影视作品。如果这样来推进的话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对我们祖国的完全统一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小说获得省鲁奖后,不少人建议我搞一个缩小本,把它浓缩为三四十万字的文本,对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来说可能是更好的文本呈现。下一步准备把小说改编成粤曲的说唱故事,现在正在操作过程当中,估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跟读者见面。

南都:您具体是从哪些史书中搜集到了组成《赵佗归汉》的故事素材呢?您能否再向我们推荐一些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赵佗归汉》的历史书籍呢?

岭南古史

张况:这部小说的写作综合了我们中国历史,尤其是先秦到秦朝再到汉初这一段历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参考的书籍非常少。《史记》与《南越国史》等著作我都是非常认真做过综合考察和研究的,但主要还是靠结构故事的能力来系统推进。也可以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学习,去理解我这部历史小说。

本版撰文: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裴晗 周宇婷 罗彦清


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首先要搞清楚岭南文化指的是啥么了:一指广东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博大精深。 要而言之,它有三大主要来源,构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 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地处亚热带的五岭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纵横,生活在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从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离不开江海水运,喜流动,不保守,便是区别于内陆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 秦汉以后,岭南统一于中华,修灵渠、开庾岭,岭南与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军贬官,更有几次战乱的大量移民,强势而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有如“韩潮苏海”,席卷珠江,进而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 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 秦汉以降,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岭南作为始发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东西方的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从这里登陆引进,近代以来其势更甚。 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岭南文化包括粤剧、岭南画派、广东话、广绣、广彩、岭南建筑风格 代表岭南文化的作家:欧阳山、杜埃、陈残云、秦牧、黄秋耘等,这些作家都是广东人,写的文章多少都会带有岭南文化特色。 岭南画派的代表: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岭南三杰”、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苏卧农、李抚虹、黄独峰、黄少强、叶少秉、张坤仪、赵少昂、何漆园、周一峰等。 都非常有名。

岭南三大家的创作风格

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是清代初年岭南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誉为“岭南三大家”。 “岭南三大家”在清初文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当时他们不但各自享有较高的声望,而且他们的行藏出处,交接风格也很具有典型性。 受传统文化影响,如何做人、如何交友显得十分重要。 朝代鼎革之时,尤其是明清之际士人的出处行藏更为人们关注。 然而岭南遗民屈大均在交接方面自始至终就率性而为。 不管对方是初入仕途的清朝官员,还是颇遭非议的贰臣,他都乐于结交。 在这一点上他与陈恭尹大为不同。 康熙十七、八年之前,陈恭尹在交接方面非常谨慎,此后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屈、陈二人分别为这一时期两种不同类型的代表。 同时覆巢孑遗陈恭尹交接态度的转变在当时也最具有典型性。 明遗民与仕清者相互间能认可对方的政治选择。 特殊的时代带来了选择的多元化。 许多人都能把公义与私情分而处之。 政治上的对立一般不会严重影响个人之间的友谊。 人们对日常生活要素的全面关注重要于对政治要素的关注。

有关于水果的名言(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除外)

1、从枝上摘下的苹果比从雕花盘中取出的苹果更有味。 2、真理好比水果,只有熟透时才能采摘。 3、苹果散落一地,但个个都在自己的树下。 4、桃子养人,杏子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5、当年桃,隔年枣6、培育一亩园,胜过十亩田7、 桃花开,杏花败;芍药花开,牡丹花败8、桃南杏北梨东西,石榴藏在枝叶里9、要想长远富,多种果木树10、一棵果树三分田,百棵果树十亩园11、一年富拾粪土;常年富,栽果树12、还没有动手做事以前就先发一通议论,是有害无益的,那正像拿一枚针去刺一只烂熟的水果一样,只是浪费精力与浆汁而已。 13、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这样,美才会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14、爱情就像摘水果,采得太早,果子还没有成熟,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采得太晚,果子已经完全熟透,要么滑落枝头,要么已被他人占先。 15、永恒的进步从每一种制度那里所接受的仅仅是合乎需要的部分,而将限制自己的都抛弃掉,就像我们扔掉水果皮一样。 16、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 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 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 17、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万事若能随缘,离解脱的日子已经不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4033.html
5月5日今日新剧追更
布斯克茨先发 梅西 迈阿密国际vs纽约红牛首发 苏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