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医简亮相央视 透过竹简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5月5日,CCTV-1《简牍探中华》系列播出,让出土于四川老官山汉墓的天回医简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为何说天回医简的内容证实了扁鹊的存在?大量的医学竹简为何会出现在成都?这些竹简在陪葬前曾作何用处?我们能从医简中读到什么?节目以三号墓男主人入蜀郡、教授医学、为他人诊治等故事为线索,串联起医简背后的历史与深意。

《简牍探中华》节目图(图据节目组)

在老官山汉墓进行发掘期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以发掘、提取、清理、文字提取、脱水、修复等步骤,对天回医简进行处理,得到了共930支竹简。研究人员用三年的时间,解决了编连、识文等重难点问题,整理共2万余字。2023年4月,经过近10年的整理和研究,《天回医简》以全新的面貌面世,力证汉代时期医学的发达:2000多年前的医学已经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和临床体系。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发掘三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谢涛,了解天回医简发掘之时的情况,与目前研究的成果。

《简牍探中华》节目图(图据节目组)

为何竹简能够保存至今?

有机质的保存需要一定的地下条件,因此成都发掘的汉墓非常多,但是竹简、木牍等有机质能够保存下来的情况非常少。在天回医简被发现之前,仅有青川县郝家坪战国墓曾出土两枚。那么老官山汉墓的930支竹简是如何保存下来的?谢涛介绍,老官山汉墓的埋藏环境和方式均产生了影响。

成都平原的地下多是冲积的卵石和沙石,地下水会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老官山汉墓所在地点为红砂石体,密度较高,不容易受到水位上涨的影响。此外,老官山汉墓有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楚文化的因素。而具有楚文化因素的墓葬会用到白膏泥对棺椁进行密封,水进入墓室之后,就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环境,不会随着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而变化,因此也有利于保存。

天回医简出土(图据受访者)

如何证明天回医简为实用书籍?

如何证明这是实际使用的医书,而非仅作陪葬之用的明器?竹简上的文字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篆隶、古隶、隶书,不同的字体和竹简的长短,都说明了天回医简并非一次下葬时一次抄录,而是于不同时间成书。且竹简上出现了修改痕迹,刮掉、重写……千年前古人对学术的钻研和严谨的学风,跃然“竹”上。

而与天回医简形成对比的则是M1出土的木牍。谢涛介绍,木牍上其实也记载了一些药方,但是与天回医简相比,明显应该是寻常人家常备的药方。“就好比是家里的一些常备药。但是那个年代是没有成品药的,所以就会备一些常见病的药方。”

天回医简(图据受访者)

为何如此多的医学竹简出现在成都?

930支竹简,放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见的考古发现。加之内容专为医学领域,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次发现。如此多的竹简,为何出现在四川成都?墓主人的身份是解谜关键。今晚播出的《简牍探中华》,便以三号墓男主人的一生经历,串联起了数个故事,看到医者之仁德,看到中医药的发展,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三号墓(M3)葬有一男一女。男性40余岁,女性20余岁,按照古代丧葬习俗,考古人员推测两人为夫妻关系。930支竹简、不少精美漆木器的出土,都说明了墓主人非富即贵的身份。研究人员推测,老官山汉墓所在地在汉代,或许是一个埋葬达官贵人的“公共墓地”。“关于墓主人的身份,我们推测他应该不是四川本地的家族,而是外来的官员。”谢涛介绍,如果墓主人所属家族本就在四川的话,应当会统一葬入家族墓地。但是老官山汉墓的几座墓葬不仅规模都比较高,且出土的器物中,也并没有能够证明其为同一家族的证据。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者曾对汉代的四川官员进行了梳理后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高级官员来自外地,这一点更加佐证了考古人员的猜测。这些竹简,或许就是由M3的墓主四处收集后带来蜀地,又或许是历代传承至其手中,因为某种原因,跟随着墓主人下葬,印证了汉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天回医简出土(图据受访者)

在讲到此处时,谢涛还特意介绍了M2墓葬的女主人。这是一名女子的独葬墓,墓中出土了4件织机模型,部分织机上还留有纺线。在此之前,虽然人们曾见过蜀锦残片,但是如何织出这种华美的锦缎,始终没有实物佐证。老官山织机模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研究人员参照这些织机模型,成功复原了织机的构造,解开了蜀锦的织造之谜。

“其实你可以看到,汉代的女性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谢涛解释道,这些模型几乎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缩小。如此精细模型存在于墓中,说明墓主人与织造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织造技艺一行中,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她的社会地位,不是依靠家族,也不是依靠出身,而是她自己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或是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经穴漆人独特之处何在?

与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个髹漆人体经穴俑。经过红外扫描可以看到,这件经穴漆人身上分布着经络和百余个穴位点,背部还标有“心”“肺”“肾”等文字。漆人身上所描绘的经络,与天回医简中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穴模型。

髹漆人体经穴俑(图据受访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范围仅存的两件髹漆经穴人像,均出土于四川。一件是老官山汉墓出土,另一件则是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2号墓中出土的经穴漆人。与老官山汉墓的髹漆经穴人像相比,双包山的经穴漆人更高,但仅绘有10脉。考古人员认为其仅作陪葬之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髹漆经穴人像更为复杂,且与竹简中的内容相对应,其为实用器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天回医简的出土,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印证了扁鹊的存在。关于扁鹊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一直都有争议。而天回医简中共出现了六处“敝昔曰”,经过专家的论证,此处的“敝昔”指的就是扁鹊。医简中所记载的“五色脉诊”,更是扁鹊所创立的诊疗方式。因此,谢涛认为,天回医简的出土,可以为扁鹊存在与否的争议划上一个句号。


古人勤学成语故事映雪囊(náng)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孙康映雪苦读)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车胤囊萤夜读)负薪(xīn)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朱买臣负薪读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李密牛角挂书)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孙敬悬梁苦读)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苏秦刺股苦学)〔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 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 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 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匡衡凿壁偷光)以荻画地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欧阳修以荻画地)韦编三绝韦:熟牛皮。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 三:多次。 绝:断。 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 指读书勤奋刻苦。 (孔子韦编三绝)映雪读书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 随月读书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 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 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牛角挂书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 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 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手不释卷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释义 “卷”指书。 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 书入了迷。 故事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 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 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 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 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 处。 ”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 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 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什么?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

中国最贵的烟叫什么名字

1857--中华.(3500)2盒中国最贵的烟(当然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要分地域的,比如内蒙最贵的是内蒙古卷烟厂出的“冬虫夏草”普通的近2000块一条。 还有就是湖北的武汉卷烟厂的极品黄鹤楼最便宜的也要2000多,上海的就是小熊猫也2000多,1000多的有钻石芙蓉王,时代小熊猫,黄鹤楼1916,谁都谈不上最贵2000多的烟1000多也能买到看从那买了。 路透马德里电---这是全球最贵的雪茄--一支440美元,而且一次必须买一盒,一盒就有40支。 不过它是最上等的货色吗?没人知道,因为根本没人抽过。 根据哈瓦那El Laguito雪茄工厂的费萳德姿说,可喜巴(Cohiba)旗下的这品牌十分珍贵,没人真正抽过,先前只有在这品牌雪茄要手工生产前,由一群品尝师试抽过。 这雪茄周四由Altadis 在西班牙推出,而Altadis是将古巴雪茄输入西班牙的独家进口商。 而他们所谓的「手工制作」,真的是名符其实。 就这品牌香菸来说,仅有一名高手参与制作,而那就是费萳德姿,这超限量的4,000支雪茄都是她负责卷的。 这可喜巴「倍宜可」香菸是以古巴原住民部落泰诺人长老的名字命名,只能透过特殊的保湿菸罐购买,而一罐40枝的售价是18,860美元。 这香菸价格不斐,但或许对於那些懂得品味这世上最精选菸叶的人这不算贵。 不过无论如何,它最後就像最便宜的廉价雪茄般,也只会化为烟尘。 中国最贵的烟(当然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要分地域的,比如内蒙最贵的是内蒙古卷烟厂出的“冬虫夏草”普通的近2000块一条。 还有就是湖北的武汉卷烟厂的极品黄鹤楼最便宜的也要2000多,上海的就是小熊猫也2000多,1000多的有钻石芙蓉王,时代小熊猫,黄鹤楼1916,谁都谈不上最贵2000多的烟1000多也能买到看从那买了。 世界上最贵的烟成立于1871年由灵感艺术家,设计师Raymond Loewy设计iconic logo 的Lucky Strike 很久已经成为流行而受欢迎的品牌,日前BAT International广告公司推出一个广告巡回计划围绕一个以18ct白金包装上面镶嵌着大钻石和红宝石个一颗价值$100,000的Lucky Strike香烟,巡回计划将在旅游旺季于各大型国际机场免税店出售,同时当然也包括一个大型健康警告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5041.html
关键人物连任董事被投下16.07%反对票 汇丰亚洲分拆波澜疑
大家都去哪 逛吃逛吃 了 五一 大数据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