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营收下滑市值蒸发 咖啡江湖易主 瑞幸却逆市大涨

原标题:星巴克营收下滑市值蒸发,瑞幸却逆市大涨,咖啡江湖易主?

星巴克营收下滑市值蒸发,瑞幸却逆市大涨,咖啡江湖易主?

中国市场销售额大跌,美股股价闪崩,曾经火爆的星巴克,被“9块9”卷到了?

当地时间5月1日,星巴克股价闪崩,一度跌近18%!截至收盘,星巴克跌15.88%,股价报收74.44美元,总市值843.18亿美元,市值一夜蒸发了159.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0亿元)。

星巴克股价大跌,与其最新披露的财报有关。根据其最新公布的第二财季财报,星巴克的营收、每股收益等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为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而此前市场预期为上升1.46%。另外,星巴克将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下调至低个位数,并暗示调整后每股盈利可能持平。

有趣的是,在星巴克遭遇市值蒸发时,瑞幸却逆市大涨,咖啡市场的霸主头衔要易主了吗?

星巴克营收下滑市值蒸发,瑞幸却逆市大涨

今年的五一假期对于咖啡企业来说可谓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无疑是新晋咖啡巨头瑞幸,而愁的无疑是老巨头星巴克。

据Donews的报道,瑞幸咖啡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瑞幸咖啡一季度总净收入为6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第一季度门店数量净增2342家,门店总数达18590家。

从门店运营层面来看,瑞幸咖啡自营门店收入第一季度为45.8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1.40亿元人民币增长45.8%。自营门店层面第一季度利润为3.21亿元人民币,自营门店层面利润率为7.0%。联营门店收入第一季度为15.0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35亿元人民币增长32.8%。

瑞幸咖啡本季度门店规模进一步扩大,净新开门店达2342家,包括2家新加坡门店,总门店数量环比增长14.4%。截至第一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18590家,其中自营门店12199家,联营门店6391家。瑞幸咖啡门店已遍布中国超过315个城市。

反观老巨头星巴克则有些让人无奈了,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2024财年第二财季(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星巴克的营收、每股收益等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为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而此前市场预期为上升1.46%。有分析师指出,该季度星巴克公布的业绩,可能是迄今为止所有大公司中最糟糕的。

财报数据显示,星巴克2024财年第二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96%;营业收入为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1.8%。第二财季同店销售下降4%,分析师预期增长1.46%;第二财季美国同店销售下降3%,分析师预期增长2.31%。

尽管平均消费金额增加了2%,但仍未能完全抵消前述下滑带来的影响。为了提振销售,星巴克尝试了一系列新策略,包括下午促销和推出新产品如薰衣草拿铁等,但结果显示这些举措并未能显著改善业绩。

受业绩消息影响,季报发布当日,星巴克股价一路下跌,收盘时跌幅达15.88%,报74.44美元,市值在短短一天内蒸发约1150亿元人民币。

被“9块9”卷到了?CEO:将进一步拓展下沉市场

据参考消息,瑞幸咖啡已经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场“咖啡一哥”,其2023年在中国市场总销售额已经超越星巴克。而瑞幸咖啡销售大幅增长并超越星巴克,主因是快速展店、低价策略与创新营销。

今年3月份,星巴克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来华走访。在活动中他谈及对中国市场以及激烈竞争的看法。舒尔茨透露,竞争正在让千千万万的人认识咖啡。但公司不是在进行折扣战或价格战,星巴克要做的是基于社区,用高质量的咖啡创造人文联结,形成“体验式咖啡品牌”。

同时舒尔茨还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顾客更了解咖啡,他们会想要从低端或打折产品中升级。霍华德·舒尔茨说:“只要我们继续赢得市场的尊重,他们就会选择升级到星巴克。我非常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星巴克将继续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9块9的风终于还是卷到了星巴克”就登上了话题热搜。诸如“满70元减15元”“55.9元三杯”“45.9元两杯”各种优惠券也纷纷出现。

对此,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和CEO王静瑛解释称,客单价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星巴克中国为提升消费者购买频次而推出的个性化的优惠促销活动。“这使我们能够优化销售额和利润。”这意味着,“以价换量”已逐渐成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现实。

星巴克将继续落实中国战略的三个关键要素:提供更多本地相关的咖啡创新产品;加码重大技术投资,提高全渠道能力,数字化赋能门店;鉴于下沉市场强劲的新门店经济效益,进一步在下沉市场,尤其是新的县级城市拓展新店。“我坚信中国市场充满无限机遇,星巴克对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Narasimhan表示。

咖啡江湖易主该咋看?

咖啡这一源自西方的饮品,在中国市场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已逐渐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咖啡江湖也迎来了新的格局变动。星巴克,作为全球咖啡连锁品牌的佼佼者,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却遭遇营收下滑、市值蒸发的困境;而瑞幸咖啡,作为后起之秀,却逆市大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变化背后,反映了当前咖啡市场的哪些趋势?又该如何看待这一变革?

首先,星巴克与瑞幸的此起彼伏实际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事实上,星巴克营收下滑和瑞幸大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预期的反映。随着瑞幸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其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上的不断尝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其视为星巴克的有力竞争对手。这种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星巴克的信心,导致其股价出现波动。

其次,成于高端却困于高端的星巴克。早年间,星巴克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通过其独特的咖啡文化、舒适的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成功打造了一个高端的形象。这种定位满足了当时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新鲜感,因此星巴克在中国市场迅速获得了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星巴克不仅仅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交场所。很多人选择在星巴克聚会、工作或者休息,而“带一台mac或者iPad装模作样地敲点字”以及“拍照发朋友圈”成为了很多人去星巴克的一种习惯,这进一步加深了星巴克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形象,这无疑是星巴克早年间最大的成功之处。

然而,正所谓“情随事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咖啡文化作为一种外来的生活方式,逐渐在中国社会扎根并蓬勃发展。消费者对咖啡的认识也日益深化,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饮品,而是开始追求咖啡的品质与口感。

消费者对于咖啡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他们开始关注咖啡豆的产地、烘焙工艺、制作流程等细节,对于咖啡的口感、香气、风味有了更高的期待。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咖啡价格的敏感度也在增加。他们愿意为高品质的咖啡支付更高的价格,但同时也期望得到物有所值的体验。

再加上经济环境的波动加剧了消费者对价值感的追求。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他们开始更加注重消费的性价比,追求物超所值的消费体验。然而,星巴克在面对这一变化时并未及时调整策略。一方面,其品牌溢价和高端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价格上的灵活性,难以适应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另一方面,星巴克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未能跟上市场的步伐,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因此,星巴克的市场需求开始下滑。

第三,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的强势崛起。当前消费者的咖啡需求开始向着更为日常化和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一批更加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国产咖啡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并迅速崛起。其中,瑞幸、库迪、Manner等品牌逐渐走红,一方面,这些国产咖啡品牌不追求店面的大小,而是注重小而精的经营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咖啡店,它们的店面往往更加小巧、灵活,甚至只是一个简单的门脸。然而,正是这种小巧的店面,使得它们能够更加贴近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更何况,这些本土咖啡品牌还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它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例如,瑞幸咖啡就通过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点餐、支付、积分等服务,同时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第四,价格战与产品创新叠加推动了市场的变革。最近一段时间,九块九价格战席卷全国,凸显了消费者对咖啡价格敏感度的提高。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咖啡认知的深入,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咖啡的性价比。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主打低价策略的咖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通过降低价格、提高品质等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相比之下,星巴克等高端咖啡品牌由于价格较高,其市场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另一方面,咖啡创新的不断涌现,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褚橙拿铁、小白梨拿铁、瑰夏系列、生椰系列、烤椰系列等创新咖啡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咖啡口味多样化的需求,也推动了咖啡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些创新产品通过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一些咖啡品牌还通过联名合作等方式,推出了更具特色的咖啡产品,如酱香拿铁等联名爆品,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更进一步冲击了星巴克原有的市场格局。

尽管当前中国本土咖啡企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从长远来看,咖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国内外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如何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将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对于星巴克而言,调整市场定位、优化成本结构、真正打出属于自己的性价比将是其重振旗鼓的重要路径。而对于瑞幸等本土品牌,保持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提升品牌忠诚度,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是巩固市场地位的必由之路。所以,咖啡江湖到底鹿死谁手,目前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咖啡产业大翻盘?能打败星巴克的国产咖啡会是瑞幸吗?

星巴克可以说是咖啡大品牌,而且也是一个名声非常大的国际品牌,但后来因为星巴克做的一些事情,所以说大家也就不再愿意去星巴克进行消费了,而咖啡产业也是即将要进行大翻盘。小编本人觉得能打败星巴克的肯定是国产咖啡瑞幸,瑞幸的咖啡口感也是非常的不错,而且瑞幸咖啡的价格比星巴克还要更加的便宜一些。

其实现在很多的国产咖啡都已经进入到了大家的眼前,而这些国产咖啡口感价格各个方面都是非常的合适,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咖啡市场的老大瑞幸,也是即将要真正地做到了。通过数据显示,我们可以发现,瑞幸的销售额比星巴克似乎还要更加的高一些。瑞幸的价格比星巴克卖的便宜,而瑞幸的销售额比星巴克还要更高,从中也可以看出瑞幸卖的量比星巴克要多得多。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非常喜欢喝咖啡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需要加班的人。有了咖啡的存在,也能够让大家更加的精神一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去购买咖啡,而随着大家喝咖啡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于咖啡的口感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虽然说星巴克是一个非常大的国际品牌,但是大部分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经济,每天去喝一杯星巴克。

国产咖啡市场其实和中国人的消费是密不可分的,在之前开始的时候,我国有很多的人会选择去喝速溶咖啡,而随着咖啡品牌越来越多,也随着一些手磨咖啡越来越常见,大量会感觉手磨咖啡的口感更加的好一些。现在有一些对于咖啡口感比较重视的消费者,还会选择去自己购买咖啡机和咖啡豆,然后自己去制作咖啡。

COSTA关店、星巴克亏损,瑞幸咖啡却活得很好

作者 | 曹杨 编辑 | 饶霞飞传统咖啡品牌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日前,据媒体报道,英国连锁咖啡COSTA关闭了在北京、杭州、青岛、南京等地的多家门店,仅青岛和北京就关闭了40余家门店,占到了其在华门店数量的10%。 不仅仅是COSTA迎来关店潮,咖啡行业龙头星巴克今年上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6月份宣布大量关店后,又在7月29日交出了一份“史上最惨”的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0财年第三季度(3月30日至6月28日),星巴克同店销售下降40%的同时,营收和净利也双双巨幅下滑。 实际上,不仅仅是“星巴克”们的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咖啡市场竞争的加剧,陷入困境的新兴咖啡品牌也不在少数,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先于瑞幸咖啡(以下简称“瑞幸”)成立的互联网咖啡品牌连咖啡。 9月8日,连咖啡在微信公众号上表示,其线下门店已经全部关闭,且暂时没有再开的打算,取而代之的,是电商渠道。 而就在5天前,连咖啡刚刚宣布拿到新一轮融资,高调回归。 成立于2014年的连咖啡,曾经也是资本的宠儿,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连咖啡先后拿到过8轮融资。 它甚至在2017年实现了盈利,是星巴克之后首家盈利的连锁咖啡品牌。 遗憾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2020年以来,连咖啡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战场。 但有意思的是,在各大咖啡品牌或关店或亏损的状况下,此前一直被市场担忧“会倒闭”的瑞幸却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8月10日,沉寂半年的瑞幸重回大众视野。 据多家媒体报道,瑞幸管理层表示,目前,瑞幸“已实现单店现金流为正、整体盈亏平衡,预计2021年将实现整体盈利”。 2019年5月19日,仅仅1岁零8个月的瑞幸赴美上市,缔造了最短时间上市记录。 然而,上市不足一年,这个曾经的资本宠儿就因自爆财务造假而被强制退市。 之后,关于瑞幸,更多的声音便是“瑞幸什么时候倒闭”、“瑞幸何时从市场上彻底消失”。 对于瑞幸给出的“已实现单店现金流为正”这一说法,曾任北京雕刻时光咖啡馆运营和跨界合作职务、作家、咖啡领域资深研究者猫叔毛作东(后称猫叔)对燃 财经 表示,其实瑞幸的问题一直不在于底层运营,而在于上层结构,财务作假也是上层管理,中层底层管理仍然不错,这是在瑞幸处理完毕上层结构后呈现出盈利的关键。 还有消息人士称,目前,瑞幸全国门店的复工率已经接近90%,而瑞幸此前所承诺的“4000多家门店将正常运营”也成为了事实。 这一系列迹象都在表明,瑞幸的线下经营似乎并没有受到退市风波的影响。 传统咖啡品牌的代表之一,星巴克的老对手、英国老牌连锁咖啡COSTA在经过几年的挣扎后,最终还是撑不住了。 2020年8月,已经在中国经营了多年的英国老牌咖啡品牌COSTA陷入大面积闭店潮。 据媒体报道称,COSTA在北京、杭州、青岛、南京等地关闭了多家门店。 其中,尤其严重的是青岛,关闭了所有门店;其次是北京地区,关闭了近20家门店,关闭的门店数量超过了中国市场门店总数量的10%。 在中国市场,COSTA曾放出过“2018年开到2500家门店”的豪言,尽管这个目标后来变成了“到2020年开到900家”,然而不但降低后的开店目标没有实现,仅剩的300多家门店还陷入了“关店潮”。 为了减轻经营压力,COSTA在近年来不断尝试改变。 就在2年前,COSTA被零售巨头可口可乐以51亿美元巨资收购后,并借助资本在2020年初推出即饮型咖啡产品,希望借此扩大市场。 今年6月,COSTA还与九阳合作,推出联名款胶囊咖啡机,进军家用咖啡市场。 但从目前来看,COSTA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改善其艰难的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COSTA在中国市场仅有约400家门店,这与初入中国的目标相去甚远。 而星巴克在中国已经有4000余家门店。 这家曾试图与星巴克比肩的英国老牌连锁咖啡,如今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仅为星巴克的约十分之一。 斯葵迩咖啡工作室创始人张宏在接受燃 财经 采访时表示,COSTA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定位确实是比较高的,但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商圈配套模式。 再加上疫情冲击,势头本来就有停滞的趋势,而COSTA现在的重心其实是维稳,而非盲目扩张。 实际上,不仅仅是COSTA,一直被COSTA看作竞争对手的、全球第一大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同样不怎么舒坦。 7月29日,星巴克发布财报,而这份财报也被称为星巴克“史上最惨”财报。 财报显示,由于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今年第三财季(3月30日至6月28日)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跌40%;实现总营收42.2亿美元,但远不及去年同期的6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8.12%;净利润亏损6.7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 而由于疫情的影响,星巴克全球各个门店大部分暂停了对外营业。 财报数据显示,4月中旬,星巴克的同店销售降幅达到65%,6月之前虽然恢复到下滑16%,但仍处于大幅下滑趋势。 其中,中国同店销售下降19%。 在此之前的6月份,星巴克曾宣布,计划未来18个月永久关闭美洲的约400家门店。 未来两年内,还将重组在加拿大的经营业务,包括关闭200家门店。 “星巴克出现亏损还是让我很意外的。 ”在分析星巴克财报的时候,猫叔表示,像星巴克、Costa这种较为传统的咖啡品牌,出售的产品除了咖啡之外,还包括衍生品和第三方空间服务。 对这些传统品牌而言,租金是最大的支出,其次是人力和折损,但是在租金上,星巴克拥有很大的溢价空间,因此星巴克的亏损很难让人相信。 在猫叔看来,以星巴克为代表的传统咖啡品牌之所以存在经营压力,一方面是由于随着中国咖啡市场的蓬勃发展,各大品牌的相继杀入跑马圈地,对传统咖啡品牌市场产生了挤压。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星巴克’们过于传统,而这种传统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的思维上。 虽然这些传统品牌也在 探索 新的模式,但并没能跳出自身的束缚。 ”正如猫叔所言,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称,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已达15%,且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2171亿元。 此前,瑞幸咖啡的招股书也显示,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6.2杯,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咖啡人均消费量仅为德国的0.71%,美国的1.6%。 2019年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约为7.2杯。 在巨大市场的诱惑下,诸多咖啡品牌开始挤入市场。 如国外传统咖啡品牌加拿大连锁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获腾讯独家投资后表示,未来数年将在中国开出1500余家门店;来自日本的网红咖啡%Arabica也加快了布局速度,已经在中国市场开设20余家店面。 除传统咖啡品牌外,国内互联网咖啡品牌如连咖啡、三顿半、永璞等在近年来也迅速兴起。 还有一些跨界入局者。 诸如三得利、雀巢等海外品牌也在该赛道布局已久;刚刚完成上市的农夫山泉、乳制品大户伊利、蒙牛也在进入咖啡领域。 就连同仁堂,都卖起了 养生 咖啡。 而风头正盛的新式茶饮,如喜茶、奈雪的茶、CoCo都可等也在 探索 创新的咖啡产品。 但在这片红海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规则:我国咖啡市场,一向有着“6亏3平1盈利”的说法,这种说法,似乎不挑品牌,不论大小,都很适用。 在张宏看来,新兴品牌尤其是互联网咖啡进入中国市场后,由于在营销、运营等方面表现抢眼,与传统咖啡品牌相比,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共鸣,“互联网咖啡等后起之秀进入市场后,通过低价、活动,以及网络等方式,拉拢客人的速度极快,相对老品牌,这些新品牌更加灵活,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与“星巴克”们艰难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财务造假影响被强制退市、一度被市场质疑“将倒闭”的瑞幸,在经过半年的重整旗鼓后,呈现出生机的一面。 据媒体报道,8月8日,在瑞幸“年中全国会议”上对内公布了部分业务情况:截至7月,单店现金流已为正数;除去未营业的门店,已实现整体盈亏平衡;管理层预计,根据目前的经营状况,2021年将实现整体盈利。 瑞幸真的恢复生机了吗?近日,燃 财经 对座落在北京最繁华商圈国贸附近的瑞幸门店进行了实体调研。 燃 财经 先走访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15号楼东北角的这家瑞幸门店,这家上下两层的门店,是建外SOHO附近面积最大的。 尽管是周一下午工作时间,但一层基本坐满了客人,另外还有7-8个人在排队等候取咖啡。 燃 财经 数了数,一层大约有13-15位客人。 二层的客人就相对少了一些,只有两桌以及一桌未来得及收拾的杯子。 在13:40-14:20的40分钟里,基本上每隔3-5分钟就会有结伴而进的客人,其中以女性用户偏多,以及陆陆续续来取外卖的客人和快递小哥。 随后,燃 财经 又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中环世贸中心D座B2的这家瑞幸门店,相较于前一家门店,这家店的面积小了许多,只有三张桌子。 尽管紧邻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又处于商场内部,但客流量似乎并没有上一家大,不过仅有的三张桌子依旧零零散散坐了6位客人,且前台还有3位在等候取餐。 在这家店停留的时间大概是14:40-15:30,这期间,门店的客人并不多,店员也在忙着补给用品。 在等候咖啡的过程中,燃 财经 与位于中环世贸中心D座B2这家瑞幸店的店员谈到了年初的财务作假对门店的影响,这家店的店员表示,事情刚发生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不过后来渐渐就消退了。 除了源源不断的客源,瑞幸也在不断推出新品。 据统计,自2020年4月以来,瑞幸共推出了近60款新品。 就在燃 财经 实地走访的当天,瑞幸刚好推出他们的另一款新品“厚乳拿铁”。 在品尝新品的同时,燃 财经 还无意间了解到,与之前财大气粗完全相悖的是,瑞幸现在几乎把节约成本做到了极致。 因为在下单时忘记备注去冰,燃 财经 前往前台和店员口述,结果得到的回复竟是需要拨打瑞幸的客服电话,取消订单后重新下单,备注详情。 在追问下燃 财经 得知,由于所在商业中心空调温度过低,很多客人在下单时,因为忘记备注去冰,在取单时,会再次口头强调要求去冰。 去冰后,饮品需要加入牛奶进行填充。 刚开始的时候,店员并没有在意。 这就导致在每天打烊核算时,会出现将近80斤的牛奶缺失无法与公司交代。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他们只得通过订单对这种现象进行严格把控,并且每天晚上还需要逐一拍照留存并反馈到总部。 在被问及一天大概能有多少单时,位于中环世贸中心D座B2这家瑞幸店的店员表示,目前他们这边看不到订单详情,都是公司后台统一计算。 但是,该店员表示,整体来看,订单量还是不错的。 不过,该店员也告知燃 财经 ,相较于财务造假带来的影响,其实疫情的影响更大。 现在能活下来的都是之前效益比较好的,效益不好的基本都关了。 在财务造假和疫情的双重作用下,根据此前报道,在瑞幸北京400多家门店中,今年要关掉近五分之一。 据瑞幸员工透露,造假的新闻还未被曝光时,就已经决定了北京关店70家,原因是北京的许多瑞幸店铺覆盖的消费群范围重叠。 对此,瑞幸方面曾公开回应称:受疫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瑞幸确实在进行正常的门店优化,对个别效益不好或客户覆盖重合的门店进行“关停并转”,同时持续新开门店,这也是公司门店战略调整的方向。 此前,据媒体报道称,目前瑞幸正常营业的门店数为5197家。 针对瑞幸目前运营良好这一现象,猫叔表示,资本加速让很多人看不清实体线下门店作业情况,比如店面人员储备怎么样,咖啡口感怎么样,价格怎么样,标准化怎么样,包括口碑怎么样,能不能持续跑起来等等。 瑞幸高层的造假事件发生后,反而将这部分核心凸显了。 “瑞幸从一开始的搅局者,逐渐变成了有点经营的咖啡品牌。 ”为什么连星巴克和COSTA这种传统咖啡品牌都逃不过闭店、裁员、业绩下滑,而已经被资本抛弃的瑞幸凭什么还可以继续活着?“瑞幸其实一直不缺钱的,融到资之后,即使财务造假丑闻曝光,其账面上的资金还是很充裕的。 ”在燃 财经 表达了对瑞幸能继续运营的资金来源时,Swanna coffee 联合创始人麦蔻如是说。 正如麦蔻所言,瑞幸退市前的最后一季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瑞幸账上尚有货币资金55.44亿元。 在麦蔻看来,财务和运营本身就是两码事儿。 瑞幸之所以会出现财务造假,其本质是高层对于资本的追逐,为了提升股价,说到底,是对品牌的伤害,和业务层面的关系不大。 不管有没有造假这个动作,瑞幸的发展方向其实一直都是正确的。 而其低客单、低毛利高流量的模式,也一直贯穿整个业务之中。 对于外界很多人关于“瑞幸是不是比之前运营了更好”的疑惑,麦蔻分析称,陆正耀被罚和公司的运营本身就要分开来看。 如今没有了对业绩的盲目,让瑞幸内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和门店经营上。 在通过大量的时间去去劣存优、进一步的门店优化之后,自然呈现出越来越好的现象。 张宏则认为,瑞幸在培养用户这方面相对比较成功,通过前期的补贴、优惠等力度,让消费者养成了一个喝咖啡的习惯。 “这个习惯,并不会因为瑞幸的财务造假而消失。 ”一位咖啡重度患者、瑞幸的“忠实粉丝”小夏亦向燃 财经 表示,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没有咖啡喝的日子让她觉得焦虑。 “与财务造假相比,我更关心瑞幸还有没有打折券,和咖啡口味会不会改变。 ”小夏的声音代表了大部分瑞幸消费者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疫情反而让瑞幸这种以线上咖啡为主的品牌,获得了更大的流量。 根据见识 科技 对瑞幸的采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瑞幸咖啡的私域用户就已经超过了180万人,微信社群数量超9000个。 这些用户中,瑞幸咖啡的“铁粉”占比很大,对品牌忠诚度高。 燃 财经 通过扫描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东湖国际中心的瑞幸门店摆放的二维码加入了社群,并获得了首张为3.8折的优惠券,而这个力度的优惠目前在App中已经很少见了。 除此之外,每天群里都会不定时发送各种优惠券,不局限于饮品,也会有轻食和甜点。 数据显示,由此直接给瑞幸带来了每天3.5万杯的订单销量,普通客户变成社群用户之后,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MAU提升了10%左右。 根据瑞幸官方透露,目前每月入群的新增用户还在以6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瑞幸咖啡APP用户超过5000万。 以这样的速度计算,9月份瑞幸的社群用户突破了200万,直接带来的订单也能达到5万杯。 猫叔则认为,瑞幸已经在前期完成了“它找客”的过程,如今是“客找它”。 “在互联网思维下,盈利模式基于流量盈利思维。 前期,新品牌新项目为了吸取流量,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猫叔表示,判断一家企业最终能否盈利,第一看团队基因是否具备掌控整个逻辑的能力。 第二看终端的运转能力和客户的反馈。 “事实上,在财务造假事件发生后,瑞幸的终端依然能保持正常良性运转,说明瑞幸确实已经活过来了。 不过,是短期盈利还是长期盈利,还需要看瑞幸的持续地运营输出能力。 ”麦蔻则分析称,像瑞幸这样的连锁业态一般分为公司层面和门店层面,就门店层面来说,它不包括总部的管理费用营销支出系统研发费用等等。 因此单店现金流为正相对很容易达到。 “但是,想要实现整体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麦蔻、小夏为化名。

继星巴克后,瑞幸、Tims咖啡也涨价了,顾客能接受吗?

继星巴克后,瑞幸、Tims咖啡也涨价了,其实,咖啡是小众饮品,咖啡文化是圈子文化,所以,咖啡品牌集体涨价,对于圈之内的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大众影响不大!在中国大多数人喜欢喝茶,咖啡并非是主流产品,所以,一众小资为了工作而喝咖啡,咖啡涨价与否似乎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星巴克,瑞幸、Tims咖啡涨价并未掀起太大的风浪。

这些店铺本身在中国就举步维艰,生意接连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逆势而涨价,很多人觉得并不能让星巴克、瑞幸和Tims咖啡变的更好,反而会让很多人有其他的选择!不消费又怎么在乎涨不涨价,这一波涨价风潮,之所以平淡如水,就是因为它对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造成一丝一毫的影响!在中国咖啡生意好也罢不好也罢,掀起的风浪绝对不是很大!毕竟爱喝的,涨几元钱根本没什么!不爱喝的涨成天价又何妨?!

网友热议

对于星巴克、瑞幸以及Tims的涨价,网友纷纷表示一年也喝不了几杯,涨价的时候不喝,降价的时候再喝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涨价这种事情,无关痛痒!甚至有些网友调侃,若是小区外的早餐店油条涨价了,对她的影响反而会非常大!这个举例堪称是神举例,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市场,咖啡涨价不涨价,影响不了咖啡店的营收!

多元化

现在咖啡并非只有国外的一些品牌,一些国内的品牌做的也相当的到位!而且国内品牌的咖啡价格非常的“务实”,堪称是质优价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喜欢喝咖啡的完全可以喝“中国咖啡”!支持中国品牌!

继星巴克后,瑞幸、Tims咖啡也涨价了!对此你怎么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5628.html
名媛气质绝了 伊万卡和老公牵手闪耀晚宴!穿迷你裹身裙大秀身材
暴雨后小区变 电梯挂瀑布 水帘洞 大堂成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