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式剧情片 风流一代 贾樟柯的当代史 戛纳影评

搜狐娱乐专稿 (哈麦/文)《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之后,贾樟柯的《风流一代》再次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在电影节前半程的九部电影中获得了场刊最高分。

《风流一代》的创作不同于《山河故人》《江湖儿女》,它好比一个名厨要做一顿饭,他没想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准备各种食材,而是打开冰箱,看里面有啥可以用,就用这些剩的食材做了一桌。

但因为他是高手,懂调味,手艺在,菜的味道是不变的。好他这一口的熟客,还是会喜欢,甚至会觉得这种去雕饰的家常味儿更合胃口。而慕名而来的新客,感受可能会不同,因为色、香、味不全在预期内。

纪录片式剧情片

期待贾樟柯的观众可能会以为《风流一代》是又一部《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三部曲组成一个系列。但结果相反,《风流一代》并不是一部典型的通俗剧情片,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和剧情片的混合体,观感迥异于前两部。

2000年前后,数码相机普及,贾樟柯注意到了工具的变化带来的便利,他从2001年开始利用数码摄影机纪录生活,拍一部像前苏联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那样的纪录片,取名叫《持数码摄影机的人》。

他会不定期地拍一拍,里面既有素人、路人,也有作为演员出镜的赵涛,慢慢积累了很多素材。可电影一直没做出来,因为最早拍的时候就没有头绪和清晰的目的。

2020年,疫情来袭,被困在家里的导演们都在思考能做点什么,贾樟柯打开了他的素材库,开始剪辑,并且有了做成一部故事片的想法。

《风流一代》就是利用过去拍摄的素材及《任逍遥》《三峡好人》《江湖儿女》等电影的素材剪出了前三分之二的故事,然后又设计剧本,拍了当代的部分,变成了一部时间跨度21年的故事片。

所以这部电影的难度并不在拍,而是在剪辑。把不同年代,不同质感,不同画幅,不同声道的散乱素材整合在一起,还要梳理出一条可信的故事线,这个过程花了三年时间。

贾樟柯最终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就是以一直出现在摄影机里的赵涛(巧巧)和李竺斌(斌哥)这两个人物为主线,剪出了一个关于离开、追寻、分手、变老、回归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时间本身就是叙事线,演员自身容貌的变化也是很有说服力的叙事线,在这基础上,贾樟柯还利用交代故事走向的默片字幕,各种主观音乐来加强叙事,把零散的素材拼贴起来,统一到他的魔方里。

爱情故事和当代史

电影用了经典的三段式结构。

第一段故事在2001年左右,是《任逍遥》的年代。那是生命力张扬的年代,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山西大同这座北方城市的年轻人们骑摩托车,跳DISCO,唱卡拉OK,在美丽新世界里游戏、狂欢、躁动,寻找出路。

最终,斌哥扔下巧巧,准备去外面闯一闯,许诺安顿好了就接她。

第二段故事在2006年左右,是《三峡好人》的年代。斌哥多年没音讯,巧巧前往中西部城市奉节找他。

那是大拆大建破旧立新的年代,三峡大坝建成,房地产开始起飞,巧巧游走在奉节,观众跟随她的视角,目睹时代的变化。

当然,郭斌这个逐浪者的心也早就变了,两人的再次见面也是正式分手。

第三段故事发生在2022年,属于当下。贾樟柯有意把故事放在了大湾区城市珠海,这里是当下承载了很多关注的经济活跃区。

做房地产、小额贷款都不顺的斌哥来珠海找曾经的生意伙伴求助,对方已经干上了网红经纪和流量生意,这是他完全陌生的领域,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最终,斌哥落叶归根,回到大同,进入庸常的老年生活,寻找一份安宁。

而纪录片式素材带来的的真实性,让《风流一代》写史的意义远超过精心构筑的剧情片《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

被困住和被击碎的人

“风流一代”就像“垮掉的一代”,指的是拥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群体。这个词流行于七八十年代,指的主要就是70年前后这一代人。

那时候旧秩序在被打破,新秩序还没建立,一切都在野蛮生长,充满了生命力。在这个满是激情和能量的年代,斌哥就是追逐浪潮的人。

可除了造富神话里的少数成功者,大多数站在潮头的人,最后都是遍体鳞伤,一无所获。

作为男性导演,贾樟柯向来对男性世界都是有反思的,在时代热潮中,男性可以放下爱情、家庭,甚至道德感,享受竞争,追逐名利,向往成功,但最终的代价是被浪潮击碎,就像事业无成身体残疾的斌哥一样。

而巧巧这位被浪潮困住的女性,从依赖男人,到被欺骗被伤害,到断然分手,到最后甚至不再需要男人,变得越来越强悍,有韧性,成长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但这种成长背后不无悲伤,强悍和韧性的另一面是隐忍、憋闷和孤独。

在电影里,巧巧从头到尾都是沉默的,二十多年的酸甜苦辣全都沉甸在她的沉默里,写在她那张脸上,就连超市里的机器人都能感知到她表情里的苦涩和沉重。

直到最后,电影以巧巧跑步时一声突如其来的“哈”结束,仿佛所有的压抑,都在一瞬间获得了释放。

这种情绪,可能只有处在历史大潮中,背负太多的中国人,才能体会到。

斌哥和巧巧,是个体,也是时代的群像。


贾樟柯人物介绍

贾樟柯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执导的剧情片《小武》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及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2000年,执导的剧情片《站台》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2006年,凭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2007年,执导的纪录片《无用》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2010年,获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3年,凭电影《天注定》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14年,获得第38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获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终身成就“金马车奖”;同年,电影《山河故人》获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6年,获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和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2018年5月,获第29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7位华人;10月,凭影片《江湖儿女》获得第54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雨果奖和第25届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9年,凭借剧情片《江湖儿女》获得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2018年度导演协会年度导演。 2019年,出演电影《不浪漫》,担任男主角。 中文名:贾樟柯外文名:JiaZhangke别名:贾科长、赖赖国籍:中国出生地:山西汾阳出生日期:1970年5月24日职业: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商人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要成就: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江湖儿女、三峡好人、小武、站台、山河故人、天注定等职务:制片人人物经历早年经历贾樟柯从小体现出文学天赋,中学时已经在《山西文学》发表小说。 高中时创办诗社,即便没考上大学,山西省作家协会也愿意吸纳他为成员。 考大学时数学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学的一个美术班,好准备考美术院校,当时贾樟柯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 1991年,贾樟柯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在校期间,为了实现童年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开始电影实践。 演艺经历1994年冬,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二的贾樟柯,筹拍剧情片《小山回家》,该片获得香港国际影片展短片竞赛单元最佳故事片奖。 1998年2月18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小武》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9月,凭借执导的剧情片《小武》获得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2000年9月4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站台》在中国上映,该片入围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2002年5月23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任逍遥》在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获得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2003年11月28日,拍摄的纪录短片《公共场所》在法国上映。 2004年,担任第22届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4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世界》上映;该片入围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5年3月,担任第27届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评委;同年,担任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节评委。 2006年,执导的纪录片《东》在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得由意大利艺术协会和意大利纪录片协会颁发的“2006开放奖”和纪录片奖;4月,担任剧情片《赖小子》制片人;4月20日,参演喜剧电影《血战到底》;9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2007年3月,凭借执导的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接着,参演纪录片《小贾回家》;同年,获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5月,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评委会主席;6月,凭借影片《三峡好人》获得第28届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6月23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短片《我们的十年》在中国台湾上映;7月,担任第6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8月,执导的纪录片《无用》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2008年3月,获得第10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5月,贾樟柯凭《二十四城记》入围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9月,执导的爱情短片《河上的爱情》入围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师展映单元;10月23日,与执导公益短片《黑色早餐》;同年,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全球十大环保人物。 2009年3月,出版回忆录《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4月,出版书籍《中国工人访谈录──关于集体记忆的故事》;6月11日,担任惊悚片《荡寇》监制。 2010年5月,执导的纪录片《海上传奇》入围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该片是首部入围该单元的中国纪录片;同年,创办旨在助推新导演成长的“添翼计划”,并担任监制和主要投资人;8月,获得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9月,执导的剧情短片《河上的爱情》在意大利上映;11月16日,贾樟柯的“语路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他担任监制,扶植6位新锐导演拍摄12部纪录片。 2011年9月,监制并制片剧情短片《爱的联想》;10月,拍摄的纪录片《海上传奇》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同年,拍摄纪录短片《语路》;11月,担任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11月4日,担任制片人和监制的作品《Hello!树先生》上映。 2012年5月5日,监制并出品由宋方执导的剧情片《记忆望着我》。 2013年5月18日,凭借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天注定》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7月31日,与金基德等人联合拍摄致敬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短片《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 2014年5月,担任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7月,在韩寒执导的剧情片《后会无期》中饰演苏米三叔;同月,获得第10届亚美尼亚金杏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8月29日,担任剧情片《忘了去懂你》制作人;同月,获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节终身成就奖;9月6日,发布电影文稿《天注定》;10月,获得第38届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2月7日,担任剧情片《城堡》制作人;同年,执导剧情短片《人在霾途》;5月20日,凭借《山河故人》入围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1月,电影《山河故人》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6年1月1日,在由张猛执导的喜剧电影《一切都好》中饰演澳门大叔;2月17日,担任剧情片《枝繁叶茂》制作人;3月,凭电影《山河故人》获得第10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7月,执导的剧情短片《营生》入围第6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9月,担任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10月20日,获得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11月15日,获得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2017年1月,担任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评审团主席;10月19日,与沃尔特·塞勒斯联合执导剧情片《时间去哪儿了》。 2018年1月5日,出版回忆录《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5月,自编自导的犯罪爱情片《江湖儿女》入围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5月30日,获第29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7位华人;8月,受邀担任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10月20日,凭借《江湖儿女》获得第54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雨果奖;11月9日,凭借影片《江湖儿女》获得第25届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9年1月,执导广告短片《一个桶》;1月25日,担任剧情片《海上浮城》监制;3月17日,凭借自编自导的剧情片《江湖儿女》获得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4月,担任第2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4月26日,凭借电影《江湖儿女》获得2018年度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同年,拍摄纪录片《一个村庄的文学》;10月11日,由贾樟柯监制、白客主演的影片《不止不休》先导版预告片曝光;11月3日,由河濑直美、贾樟柯监制,鹏飞编剧并执导的剧情片《又见奈良》在日本奈良开机;12月,出演程耳执导的电影《不浪漫》,担任男主角。 商业经历2006年8月,联合周强、余力为等人共同创立电影投资制作公司——北京西河星汇影业有限公司。 2012年,成立意汇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二大股东。 2015年,与曹国熊、王宏、吴晓波等人成立主做商业电影开发的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一大股东,次年完成3000万融资。 2016年,入股李径宇创办的北京以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以法定代表人身份一口气在汾阳老家注册三个公司:汾阳市贾樟柯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汾阳市种子影院有限公司、山西山河故人餐饮有限公司。 2019年5月9日,在山西吕梁汾阳贾家庄村,由贾樟柯筹建的种子影院正式开业。 个人生活1996年,贾樟柯与同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朱炯交往。 1999年,贾樟柯与朱炯结婚。 2009年4月,贾樟柯承认自己是单身,侧面证实与朱炯已经离婚。 1999年,贾樟柯到太原师范学院挑选演员时遇到当舞蹈教师的赵涛,两人第一次合作电影《站台》。 2011年9月11日,贾樟柯宣布与演员赵涛结婚,并附上在威尼斯拍摄的婚纱照。 2012年1月7日,贾樟柯与赵涛在山西汾阳举办婚礼。 贾樟柯的父亲在汾阳县城学校当语文老师,2006年去世;母亲在糖业烟酒公司当售货员;贾樟柯二姨家的表弟是演员韩三明,之前做煤矿工人。 主要作品导演作品编剧作品监制作品制片作品摄影作品剪辑作品书籍作品参演电影一切都好-2016,饰演澳门大叔汾阳小子贾樟柯-2015,饰演贾樟柯后会无期-2014-07-24,饰演苏米三叔天注定-2013,饰演老板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2013,饰演贾樟柯小贾回家-2007,导演戴米安·欧诺血战到底-2006,导演王光利任逍遥-2002,导演贾樟柯社会活动2009年6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2012年7月,受邀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影像语言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5年5月5日,特邀当选为山西省青联副主席;10月20日,担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 2016年6月3日,当选为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CISAC)副主席;6月14日,受邀担任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 2017年4月,被评为2017“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2018年1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当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观察员、监督员。 获奖记录人物评价媒体评价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他具有勇敢的创新精神,是继安东尼奥尼之后最会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导演。 他的电影一直带领人们理解当代社会,拥有一种描绘社会现实的纪实风格,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后,他的电影总在提醒人们关注人在其中的境遇。 (法国《电影手册》、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开罗国际电影节综合评)贾樟柯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特立独行,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 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 他的电影一般被定义在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的范畴内,但在某些作品中也加入了超现实主义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是为了将观众从过去电影完全表现现实、复述现实的规律中解脱出来,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读解角度,带有些许后现代意味。 (东方早报网、《今日影评》综合评)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他的电影天才地结合了经典形式和前卫方法,在动荡变化的现实中准确地描绘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核心危机,发展了德西卡、罗西里尼所开创的美学传统,在当代继续发掘出现实主义电影崭新的美感。 (西安晚报数字报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节综合评)贾樟柯对于身处其中的世界极为敏感,擅长将个体的、私人的经历与体验翻译成集体记忆及共通的时代特质,擅于捕捉当下决定性的一刻、并将之置于历史的棱镜下考量,常常能将一个角落翻译成世界或将世界翻译成一个角落,他热爱凝视那些经常被忽略的平常面孔,使用非职业演员,将普通人的生活翻译成某种生机勃勃的东西,某种更加形而上、而非物质化的东西。 他用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呈现中国普通百姓,展现他们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中设法规划自己的人生,尤其体现出了年轻一代的希望及挫折,他的工作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获得高度赞扬。 (腾讯网、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委会)世界观众因为贾樟柯的电影而开始了独特的了解人性之旅,他目光和现实相交织的时候,总能有闪电般的发现,他的电影清晰的描绘了人类的遭遇。 当现实逐渐发生微妙变化时,贾樟柯一直敏锐调整着自己的角度与步伐,未来他依然是可能打通中国独立电影与商业市场通道的探索者。 (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凤凰网文化评)名人评价贾樟柯是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是一位杰出的电影天才,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他与生俱来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力,这些都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角,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的电影摒弃传统的文学性叙事方式,直接引导观众进入影片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与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同感悟人生,具有真正的电影感;他的电影超越了国家与地域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的作品独特的电影美学,启发和影响了从欧洲、亚洲到南美很多导演的创作,他的名字已经载入了世界电影的史册。 (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主席瑞娜塔、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综合评)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有《海上传奇》纪录片,《二十四城记》剧情片,《无用》。 还有《三峡好人》剧情片,《东》纪录片,《世界》剧情片,120分钟,《任逍遥》剧情片,《站台》剧情片,《小武》剧情片,《小山回家》录像等作品。 早在1970年,贾樟柯为了实现孩童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贾樟柯(JiaZhangke),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院长,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执导的《小武》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2000年,执导的《站台》获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2007年,执导的纪录片《无用》获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2010年,获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3年,凭借《天注定》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14年,获第38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获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终身成就奖;同年,电影《山河故人》获第52届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6年,获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2018年5月,获第29届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7位华人;10月,凭借《江湖儿女》获得第54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雨果奖、第25届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9年,凭借《江湖儿女》获得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16]、第10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 2019年,在电影《不浪漫》中担任男主角.2022年8月,加入中国作协。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会不会超越当年的《山河故人》?

会不会超越很难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再向《山河故人》致敬是存在的。但是,每一部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如果说《山河故人》讲的是儿女情长的话,那么《江湖儿女》则在儿女情长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江湖道义。

《江湖儿女》讲述了17年时光的流逝中赵涛与廖凡感情的发展,是一部犯罪爱情故事。当年的山河故人,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很多人都是哭着看完的。江湖儿女,很多人还是很期待的。

贾樟柯的作品,都是一些小城市,小人物,小故事,非常真实,很多人看了就很有感觉,总是能想到自己,感同身受。贾樟柯很乐于关注这些普通人,没有繁缛的含义,也没有尝试烘托感染,没有煽情也不做解释。

扩展资料

《江湖儿女》相关评价:该片的片名叫《江湖儿女》,其实是“江湖女儿”。影片通过一个女人的好时光与坏时光,通过她对一个男人的无以寄托,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虚妄与伤痕。

片中赵涛饰演的巧巧,将一个女人的好时光与坏时光,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演绎得妥妥帖帖,而男主角廖凡的每一个眼神都是戏。此外,可以看出贾樟柯这次有向市场妥协的一面,该片的影像更趋近工业风格,甚至还拍了一场动作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9078.html
绿意 以旧换新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浓
孩子很爱吃 糯米别总用来包粽子了 教你一个神仙吃法 香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