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资本接管国米 国米易主!官方 国米的8年苏宁时代结束

直播吧5月22日讯橡树资本官方通稿,由于苏宁方面橡树资本接管国际米兰。 国米的苏宁时代结束,蓝黑军团历史首次由美国人控股。

以下是官方公告

自2024年5月22日起,由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LP(“Oaktree”)】管理的基金成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国米”或“俱乐部”)的所有者。这是因为国际米兰控股公司未能偿还橡树资本提供的为期三年的贷款,该贷款于2024年5月21日到期,总额约为3.95亿欧元。

这是国米历史上首次由美国公司控股,据此前米兰体育报报道,橡树资本接管国米后,将同时等待是否有人出面洽谈收购事宜。而张康阳未能在拉锯战中找到解决方案,不排除双方之间会有一场法律战。

2021年5月,苏宁控股的国米从美国基金橡树资本获得了一笔价值2.75亿欧元、年利率12%的三年期贷款。

这笔贷款是以国米股权作为担保,如果苏宁方面未能在5月21日之前连本带息偿还约3.75亿欧,橡树资本有权强制执行国米股权的质押,从而成为俱乐部所有者。

关于质押股份方面,这其中不仅包含了苏宁持有的68.55%,还有LionRock Fund(狮石基金)31.05%的股份。

2016年6月6日,苏宁集团与国际米兰俱乐部在南京共同召开发布会,国米进入苏宁时代。

在将近8年的时间里,国米赢得了两座意甲冠军、两座意大利杯冠军和三座意大利超级杯冠军,并在2020年和2023年分别打入欧联杯和欧冠决赛。

3.75亿融资困境!国米易主在即?


记者:苏宁想尽早出售国米,此举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的?

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产品根本就不可能赚很多钱的,他们想要换另外一种产品。

苏宁无力偿还2.75亿欧贷款,预计很快将出售国米,是真的扛不住了吗?

果PIF没有收购国米,那么国米将成为橡树资本的资产,苏宁集团目前无力偿还从橡树资本处得到的2.75亿欧贷款。 苏宁即将出售国米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国米的潜在下家PIF也可以

苏宁还不起30亿,张近东父子弃苏宁电器保国米,这选择有毛病吗?

一个人的运气不会永远都那么好。

苏宁和国美的家用电器大战,本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对决。

甚至,胜利的天枰已经往国美那边倾斜了,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入狱,致使内部陷入了股权争夺,张近东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拿下中国家用电器市场。

现在,风水轮流转,黄光裕刑满释放,重新掌舵国美,卯足劲要带领国美重回巅峰。

只是,曾经的对手张近东正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苏宁追赶国美的日子

时间回到2004年,尽管他们都已经上市了,但是双方差距还是挺大的。

就拿净利润来说,这年苏宁电器净利润为1.84亿元,国美电器净利润为3.74亿元,是苏宁的2倍。

这是属于国美的一年,企业荣誉林林总总加起来有数十个,其中份量最重的是斩获了中国家电零售额的第一名。

在个人荣誉方面,黄光裕如日中天,以105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首富,而张近东在榜单排名很后。

在2008年之前,苏宁稍微落后国美的格局一直没变过。

黄光裕在这期间还两次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那时的国美很强大。

当时,中国家用电器市场主要由国美、苏宁、永乐、大众这四家企业霸占。

2005年国美通过资本市场一口气并购了永乐和大众,向排名第二的苏宁步步紧逼。

国美还放出话,要收购苏宁电器,火药味十足。

从当年双方公布的业绩来看,国美在各方面数据都是略胜一筹的。

也许这就是黄光裕的底气吧。

没想到的是,苏宁在2006主营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苏宁电器实现净利润同比翻了一番的壮举,主营业务收入249.27亿元;而同期国美电器实现销售收入为247.29亿元。

等于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喜气洋洋,为举办奥运会摇旗呐喊。

但是,对于黄光裕来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股票内线交易,锒铛入狱。

这年,是他第三次登上了中国首富之座。

这是转折点。

从此,苏宁迎来了全面压制国美的时代。

2010年,苏宁实现营收达到543.02亿元,利润37.83亿元。国美实现营收372.70亿元,利润18.68亿元。

此时苏宁已经实现大幅反超。

打败了黄光裕,来了个刘强东

2003年,中国电子商务刚刚萌芽,淘宝、京东创立。

因为,京东无法与国美、苏宁线下竞争,刘强东选择了走电商这条路,2010年京东商城电器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来势汹汹。

此时,有人建议张近东开始布局电商平台。

但是拖了2年,2009年张近东预料到京东将会是苏宁最强大的对手,成立了苏宁易购公司。苏宁电器占据60%的股份。另外40%是用来做团队的股权激励,暂时由管理层持有。

2012年,刘强东在社交平台上发话,要挑战苏宁和国美,价格战开打,国美因为消耗不起,中途退出,剩下京东和苏宁对轰。

苏宁打得很吃力,电子商务平台布局太晚,是关键原因之一。

难道张近东真的不知道电子商务时代将要来临吗?

张近东是个聪明人,肯定知道,电商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他下不了决心。

因为,他明白打败国美电器靠的是不断新开线下门面店,几年下来,苏宁已经扩张到近2000家,如果建立电商平台售卖电器,意味着开店速度需要减缓。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售价问题,如果线上产品的价格和门店售价一样,就会没有优势,如果比线下门店卖的便宜的话,这样又会有排挤效应。

后来,证明张近东的担心是存在的,在与京东商城这一战役,苏宁电器产品线上售价已打95折,直接影响到线下店面的销售额。

京东在那次“ 电器大战”不但赚足了大众眼球,而且打败了苏宁,从那年的年报披露,苏宁营业收入983.5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76%,营业利润30.14亿元,较同期下降53.23%。

也就是说,苏宁大资金投入,换来的是利润下跌。

在我看来,苏宁必败,原因无非是包袱太大。

首先,2012年京东已经有9年的电子商务经验,不仅仅只卖电器,是什么东西都卖,有固定的网上客户群体。

相反,2012年苏宁易购才刚刚运营2年,流量肯定不如京东。

更重要的是,苏宁的付出远远要大于京东,商品打折后对自己实体店面的冲击,再加上人工费用支出。

但是,张近东知道苏宁必须改革。

2012年之后,苏宁开始注重电商平台经营,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并改名苏宁云商。

苏宁大撒钱

电商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京东商城风光的背后是建立在烧钱抢夺市场的基础上。

2014年3月10日,京东商城为了补充现金,找来腾讯入股, 腾讯向京东购买普通股,占后者上市前普通股的15%。

京东商城获得2.14亿美元现金,同时腾讯旗下APP, 比如QQ、微信为京东提供一级入口。

同样,苏宁也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想要单枪匹马很难,最好的方式就是拉帮结派。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用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外,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

也就是说,双方交叉持股,各取所需。

因为,京东一直想在电子商务领域和淘宝一较高下,阿里巴巴投资苏宁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牵制京东的发展。

而苏宁也如愿以偿得到阿里巴巴的加持。

有钱了就开始大手笔投资,比如 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收购万达百货、疯狂开设苏宁小店等原有业务。以苏宁小店为例,2017年时苏宁小店数量只有23家;到了2019年苏宁小店自营店面合计5368家。

然后又再次更名为苏宁易购,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主要业务包括零售、物流、地产、金融、文体等。

此时外界对苏宁的评价是什么都参一咖,更像一个投资公司。

张康阳投资足球,就是典型的例子。

按道理说,苏宁没必要去趟这套浑水,张近东也不像许家印是个有足球情怀的人,组建苏宁足球队五年时间,花了63亿人民币,能得到的商业回报很低。

最终选择直接解散冠军球队,宣布退出中国足坛。

也可以说是中国足球给张近东上了一堂课。

另一方面,投资意甲足球队国际米兰,在我看来商业价值很高。

因为获得了2021年意甲联赛冠军,球队估值更上一层楼。

橡树资本对国米未来的估值超过了10亿欧元。

当初张近东花了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再加上后续资金投入5.5亿欧元,总共花了8.2亿欧元。

现在估值10亿欧元,似乎还有赚。

目前的情况是,苏宁持有的国米还是处于负债状况,国米2020年6月的债务净额为3.23亿欧元,这样算起来好像也是亏损。

所以,保守估计张近东父子投资足球,耗资应该上百亿元人民币。

这些投资没得到回报,后续还要不断向国米砸钱,因为球队日常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苏宁负债累累,处于破产边缘?

2021年6月9日,一张图在网上流传,苏宁电器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30.82亿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为了归还这30.82亿,张近东可能又要卖股权了。

从2021年 6 月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苏宁电器拟将持有的公司5.2亿股卖给新零售基金。获得现金价31.82亿元。

可能目前还未成交,资金还没到账,所以不能马上归还债主。

其实这不是苏宁电器第一次卖股权了,早在今年2月,苏宁电器就将23%的上市公司股权(包括张近东个人持股),转让给深圳国资企业深国际和鲲鹏资本,拟作价148.17亿元。

张近东卖家业救国米,拿到这笔钱,给了张康阳20多亿解决国米发不出薪水的困局。

近年来,苏宁已经多次被传负债上千亿,现在看来消息不假。

根据苏宁易购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总负债1361亿元。有息债务规模逾700亿元,其中近500多亿近期要还。

那么1361亿元的总负债,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苏宁易购往年的年报,2014年以后净利润连续为正。

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些都只是“表面风光”,收购及出售所持股票、旗下资产是支撑苏宁总体净利润的主力军,懂的人就能看出点端倪,因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每年的净利润都是亏损的。

2014年至2019年,分别亏损 12.52亿、14.64亿、11.07亿、0.88亿、3.59亿、57.1亿。

这几年,苏宁主营业务根本不赚钱,漂亮的财务报表是投资所得收益,比如2016年认购了阿里巴巴1.05%股权,通过2017年、2018年2次出售,总获利143亿人民币。

或者每年出售资产,使得每年上市公司年报又赚钱了。 就拿2020年苏宁电器上半年财报来看,苏宁电器营业利润仅为1.81亿元,利润总额为-0.07亿元。

这才是苏宁真正的情况 。

苏宁负债累累是事实,手持的国米股权也被国外机构盯上了。

意大利媒体曝料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金融公司已经向张康阳开价收购。

但是被拒绝了。

因为苏宁方面在今年5月,获得了美国橡树集团2.75亿欧元的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从今年的两次操作来看,张近东父子似乎爱国米胜于苏宁。

总结

张近东一直在保国米,弃苏宁。

每次都是出售手中持有的苏宁易购股份填国米缺钱的坑,沉迷在足球圈不能自拔。

早年苏宁追赶到打败国美,一度让外界误以为整个家电零售市场要被苏宁拿去。

没想到几年后,黄光裕出来, 国美动作频频,入驻京东开设官方旗舰店,后又向拼多多发行2亿美元可转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而曾经的对手正在拱手让出创业了20多年的产业,不胜唏嘘。

对于张近东父子将一盘好棋下得稀烂,广大网友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讨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111.html
保护生物多样性 镜观·回响丨守护红树林
秦平 唱响 地评线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强国复兴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