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巨头回应 光伏业务逆袭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我们不会为光伏业务设上限。” 5月22日,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林劲在一场交流会上谈及光伏业务时坦言。

仅过了两年时间,这家老牌TV巨头的光伏业务占比便从8.1%增长至34%,大有“逆袭”家电业务之势。这也与整个家电行业目前处在“停滞不前”状态有关。

对于创维而言,光伏实现“逆袭”并非难事,但当下光伏行业状况颇为微妙。自去年以来,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的价格经历了长时间的“非理性下跌”,整个光伏中上游全线遭遇“至暗时刻”。

这一局面下,刚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站稳脚跟的老牌TV巨头,又将何去何从?

“跑马圈地”进入尾声

“光伏业务方面,我们更关注市占率。但目前分布式光伏领域,几家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已经超过70%, 差不 多已经过 了‘跑马圈地’阶段。”创维光伏董事长范瑞武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

“我们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时候切入光伏赛道。” 范瑞武坦言。

过去数年间,分布式光伏装机需求爆发式增长。2021年,受“整县推进”政策驱动,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

2022年,在组件价格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分布式需求因价格承受能力较强仍维持高速增长,全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占全年新增装机的58.5%。

而到了2023年,分布式装机继续维持高增长。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67.1GW,同比增长90%。

这一背景下,创维2023年的新能源业务收入达到233.96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较上年度的119.4亿元增长95.9%。这一年,创维整体营收达683.76亿元,光伏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从2021年底的8.1%增至34%。

实际上,此前已经有多个家电巨头切入了光伏赛道。

比如:美的通过控股合康新能进入光伏行业;海尔在2015年发布了光伏家庭能源系统,随后持续加码;2022年10月,康佳与禾迈股份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切入光伏行业;TCL则通过TCL光伏科技进入分布式光伏领域。

不过,正如范瑞武所言,分布式光伏的“跑马圈地”时期已经到了尾声,逐步进入成熟期。

实际上,随着装机及电量占比提升,前期分布式安装较多的山东、河南等省份陆续出现并网空间受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也引发市场对国内分布式需求增长持续性的担忧。

这一背景下,多个省份开始对分布式光伏要求配储,未来新能源项目配置更高比例储能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目前创维正在介入上游环节,包括逆变器、组件以及支架等,同时开始拓展储能业务。“切入产业链上游,一方面可以解决适配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毛利率水平。” 范瑞武表示。

需等待P型基本退出市场

“今年整个行业都比较微妙。” 范瑞武对记者表示。在光伏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非理性下跌”已经持续长达一年时间。

硅业分会5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硅料报价下探至4万元/吨以下,已突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在高库存压力下,部分小产能、老产能已经停车检修,绝大多数企业挺价意愿较强,低价情况选择压货不出。

此外,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也“跌跌不休”。据InfoLink5月15日发布的数据,P型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25元/片,周环比跌幅达到20.4%;而N型182电池片成交均价为0.34元/W,周环比跌幅达10.5%;182单晶TOPCon组件成交均价为0.9元/W,周环比跌幅为2.2%。

就在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释放出有关行业发展的新信号,包括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并将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

会议明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

在业内看来,整个光伏产业链已经到了比拼成本、技术、现金流等竞争力的阶段,成本高企和技术落后的产能将加速出清。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市场需求恢复,行业将逐步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不过,处在下游环节的厂商却成为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受益者,创维便是其中之一。中金公司一份研报显示,创维2023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8.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毛利率为9.1%,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范瑞武对于行业上游状况也给出自己的研判。他认为,光伏行业正处于P型向N型转换的敏感时期,“要等P型产品基本退出市场,相关产能出清完成,光伏上游环节价格才有可能出现反弹。”

编辑:乔伊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光伏风电的龙头股是哪些?

光伏风电的龙头股是哪些?

风电行业龙头股专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参与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它们具备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的运营管理能力,下面小编带来光伏风电的龙头股是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光伏风电的龙头股是哪些

三峡水利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有着70多年的产业进步历史。1997年8月4日,a股上市,成为重庆电力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国水利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发电和供电:同时从事12.5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安装、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中温中压以下工业锅炉安装、大型水工金属构件及_-_类压力容器安装、制造、广告、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商务等。是集电力开发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海上风电股票龙头有哪些

海上风电股票龙头有泰胜风能()、双一科技()、大金重工()、金风科技()、天顺风能()、上海电气()。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股票开户指投资者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买卖股票之前在证券公司开设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并与银行建立储蓄等业务关系的过程。证券营业部开户流程恶心:

1、投资者提供个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深、沪证券账户卡原件及复印件;

2、填写开户资料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证券买卖委托合同》(或《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同时签订有关沪市的《指定交易协议书》;

3、证券营业部为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

4、需开通证券营业部银证转账业务功能的投资者,注意查阅证券营业部有关此类业务功能的使用说明。

风电光伏的龙头股有哪些

风电光伏概念龙头股有:

1.金风科技()

风电光伏龙头。金风科技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13%至156.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6.58%至11.64亿元。

ValuePlus产品将金风提供产品的范畴从单台机组扩展到了整个风电场级别,形成风电场价值提升定制化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风电场发电收益、场能量可利用率以及产品竞争力。

回顾近30个交易日,金风科技股价上涨1.44%,总市值上涨了6.34亿,当前市值为644.32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43%。

2.晶澳科技()

风电光伏龙头。2021年第三季度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46%至99.0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44%至5.99亿元。

晶澳太阳能多个生产基地遍布国内河北、安徽、江苏、上海、内蒙古、云南等6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和马来西亚、越南2个海外国家,在海外拥有13个销售网点,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品质得到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CypressCreekEPC,LLC、AccionaEnergiaChile,S.p.A.、Iberdrola,S.A.等国内外大型客户的广泛认可,与全球优质的电力公司及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等核心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显示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声誉。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晶澳科技股价上涨9.98%,总市值上涨了67.16亿,当前市值为1489.59亿元。2022年股价上涨2.74%。

3.南玻A()

近3日金风科技股价上涨0.26%,总市值上涨了20.28亿元,当前市值为644.32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43%。

4.深圳能源()

近3日金风科技股价上涨0.26%,总市值上涨了20.28亿元,当前市值为644.32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43%。

5.东旭蓝天()

近3日金风科技股价上涨0.26%,总市值上涨了20.28亿元,当前市值为644.32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43%。

6.方大集团()

7.金风科技()

3日内股价2天上涨,上涨0.26%,最新报15.25元,2022年来下跌-6.43%。

风电行业龙头股有哪些

龙头股票名称领先的股票代码所属板块行业类别关联理由泰盛风能创业板电气设备是世界级的风机塔供应商,是国家风机塔制造业的领导者;公司产品为独立品牌的陆地风电塔、护套、管桩;风电设备产品收入21.2019年左右,84亿元占收入的近100%。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使用领域领先的双一科技创业板。风力发电领域的主要产品有风力涡轮机舱、风力涡轮机轮毂盖、叶片根部、大型非金属模具等。2019年,风力发电配套类别收入4.93亿美元,占收入的59亿美元.66%。大金重工中小板机械设备风塔制造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风电塔、海上风电单管桩及相关部件,用于承载风力发电机舱、叶片等大型部件。经世界著名风力发电机制造商认证,已成为Vestas,SGRE,Sevenion,GE全球合格供应商和其他全球供应商。2019年风电塔收入为16.65亿元,占收入的95%以上。此外,该公司2020年的订单已基本饱和。金丰科技中小板电气设备是中国领先、世界领先的整体风电解决方案提供商,规模居世界第三;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1.5MW,2S,2.5S,3S和6S永磁直驱系列机组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领域,涉及风力涡轮机制造、风力发电服务、风电场投资开发三大业务;自2019年以来,风电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888.风电服务收入69亿元35.风电场开发收入427亿元.67亿元。收入占95%以上。收入占95%以上。天顺风能中小板电气设备风塔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风能的全生命周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从事风电塔,风电叶片的生产和销售,风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陆上大型风电塔的生产,海上风电塔制造领域具有明显的品牌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优势;截至2019年底,公司累计并网风电场680MW,在建风电场项目规模179.4MW;2019年,风电设备收入为52.94亿元,94亿元.17亿元,占总收入的近100%。中国最大的综合设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其主要业务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中国第一。

风电龙头哪三大龙头

风电三大巨头的垄断格局越来越清晰。华瑞风电、金丰科技、东方电气共占市场份额57%,分别占市场份额22%、18%和17%。

1.华瑞风电():是中国第一家能够适应世界不同风能资源和自然条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大型水陆、潮间带风电机组的高新技术企业;

2.金风科技():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风力发电机组和零部件制造业的公司,其业务还包括发电厂的投资和开发;

3.东方电气():东方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发电设备制造和销售的中国公司,其产品畅销国内外。

硅料价格创十年新高供应紧张何时缓解?通威股份等企业回应

23日,通威股份、上机数控、正泰电器、晶科科技四家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共同举行了2022年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会上,四家公司对光伏产业是否过剩、未来竞争格局以及硅料涨价的经营风险等问题作出回应。

通威股份营收超千亿

晶科科技营利双减

从前三季度营收来看,通威股份在四家公司中营收最高,上机数控增速最快。通威股份、正泰电器、上机数控、晶科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020.84亿元、350.17亿元、174.86亿元、25.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8.6%、21.73%、130.49%和减少11.27%。

从前三季度净利润来看,通威股份在四家公司中净利润最高,增速最快,晶科科技则同比减少。通威股份、正泰电器、上机数控、晶科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17.3亿元、32.15亿元、28.31亿元、2.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5.54%、15.69%、101.43%和减少7.35%。

其中,正泰电器第三季度营收为114.78亿元,同比减少8.36%。对此,正泰电器在财报中解释称,由于光伏组件制造业务剥离已于2022年7月完成,剥离后组件制造业务收入不再计入公司合并范围,因此第三季度组件销售收入同比减少8.17亿元。

通威股份董事会秘书严轲表示,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主要从事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终端电站等业务。具体板块来看,通威股份在高纯晶硅领域的年产能23万吨,2022年前三季度的销量约18万吨。太阳能电池领域当前年产能63GW,前三季度销量32GW.在电站业务方面,目前建成电站51座,前三季度结算电量31亿度。

上机数控董事会秘书庄柯杰介绍,上机数控从事光伏晶硅产品供应。上机数控将于包头市投资建设15万吨工业硅和10万吨多晶硅,项目第一期设计产能为8万吨高纯工业硅及5万吨的高纯晶硅,目前第一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明年投产。

正泰电器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兼总裁陆川表示,正泰电器是一家从事户用光伏的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正泰电器新增户用光伏装机容量4.86GW,其中与农户合作开发3.65GW,完成向国央企等市场主体销售1.21GW。

晶科科技总经理王洪介绍,晶科科技是一家光伏电站运营商,属于光伏行业下游。他表示,近两年上游材料价格高企使下游运营商的成本压力增大。他预计,随着上游材料价格开始回归理性以及走向过剩,下游运营商将充分享受行业周期性带来的红利。

行业竞争有利于降低成本

近年来,光伏行业产能迎来高速扩张,并且预计未来产能将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光伏产业吸引了诸多“跨行摘桃者”。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经有沐邦高科、皇氏集团、正邦科技、蓝光集团等近30家来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宣布跨行光伏。从需求端来看,市场担心光伏产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同时越来越多公司跨界光伏,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48.2GW,同比增长60%;2021年新增装机量54.88GW,同比增长近14%;2022年上半年新增装机量为30.88GW,同比增长137.4%。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为336.77GW,同比增长25.8%。

工信部2022年7月20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同比增幅均在45%以上。其中,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53.4%,硅片产量同比增长45.5%,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6.6%,组件产量同比增长54.1%。

中信证券预计2022年新增硅片产能为226.5GW,累计达559.11GW.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有望实现85GW~100GW,按照1:1.2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约为111GW.从数据上看,硅片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也曾表示,目前我国光伏企业产能扩张意愿强烈,但部分项目最终能否落地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需要警惕部分环节的产能过剩,以及产能扩张之后导致的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对此,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表示,光伏行业新增大量参与者,一方面可以缓解行业供给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长期来看,光伏行业长期成长空间足够大,说过剩为时过早。虽然多家企业跨界光伏,但整个行业依然呈现头部集中情况。

陆川表示,在竞争情况下,上游的系统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对于正泰电器这样从事下游电站开发的企业来说,会使电站收益率进一步上升。

上机数控董事杨昊认为,光伏行业正处于快速高速发展期,当前终端装机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各环节的产能陆续释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但适当的竞争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降低成本,有助于企业的加强竞争力,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王洪也表示,更多新人进入光伏行业会使光伏产品设备的成本逐渐下降。

硅料价格创新高

公司如何应对?

在硅料涨价的背景下,公司如何对冲经营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至今,硅料价格经历20余次上涨,2022年以来,硅料价格一路上涨至30万元/吨,创十年来新高。一方面,硅料的上涨反应了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对光伏企业来说,硅料价格的波动会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风险。

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提问上机数控为何独立投资棒状硅?是没颗粒硅技术?还是颗粒硅的可行性出了问题?

上机数控回复称,公司自拓展单晶硅业务以来,产能不断扩大,对原材料需求也同步增长。尤其自2021年以来,原材料供应紧缺且价格持续走高,使得采购原材料的难度增加。上机数控通过加强供应商合作、增加硅料采购、投资硅料产能等保障原材料供应。参股颗粒硅项目以及投资建设硅料,均是为了更好地生产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

此外,庄柯杰表示,上机数控在包头市投资建设15万吨工业硅和10万吨多晶硅的项目也是为了避免因硅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盈利风险。

2022年10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以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机数控表示,该《通知》将有利于保障多晶硅产能如期释放,降低原材料价格,推进光伏产业链持续降本和度电成本降低。

对于硅料价格未来走势,通威股份认为,由于长期以来硅料企业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导致近年来多晶硅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未来,伴随着行业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预期硅料供应紧张将逐步缓解,但具体市场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要以市场实际情况为准。

创维光伏,屋顶上的狂欢

三天暴涨80%,市值突破100亿港元,股价一向疲弱的创维集团()成了市场焦点。

这家老牌电视机厂商,突然暴涨是发生了什么?

10月26日,创维集团发布了2021年三季报。这份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光伏业务给公司带来了21.82亿元收入,占总收入比重5.8%,而在上半年,光伏业务还只有8.29亿元收入。这意味着第三季度,创维集团的光伏业务收入有一个惊人的增长。

10月27日,创维集团股价即大涨59.17%;10月29日,再次大涨14.21%,市值跃升至115.80亿港元。

自2020年以来,创维光伏借助华夏金融租赁的资金支持和创维的品牌影响力,凶猛扩张光伏电站业务,并且短期内有明显的业绩增长,这似乎是一块比新能源 汽车 更现实、更靠谱的“蛋糕”。

但对用户来说,签定长期租赁协议,让创维在自家屋顶装光伏电站,真是一个好生意吗?

家电厂商涉足光伏并不新鲜,创维也并非最早涉足光伏的家电企业。

格力早在2013年便推出光伏直驱离心机系统,号称是“不用电费的空调”。如今,董明珠正高呼“光伏+储能+空调”。

2020年7月,TCL 科技 摘牌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由此成为中环股份间接控股股东,而中环股份主要业务就是生产、销售半导体光伏材料及组件。

2021年上半年,深康佳先是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新增新能源光伏玻璃项目,涉及投资20亿元,8月份刚刚电炉开火;后又募集资金收购了海四达、明高 科技 两家公司,切入新能源及电池、电路板领域。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市界指出,在家电等产品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开拓新能源市场是传统家电企业积极转型发展的表现。

在他看来,家电企业在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影响比较大,容易取得信任与支持。

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则指出, 户用光伏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和家电的客户群有重合之处,因此家电厂商还有渠道优势。

就创维而言,虽然前期“雷声小”,但目前在业绩报告中已有切实增长的光伏业务收入,进程和收益超出了市场预期。

创维开拓光伏其实经过了多年的考察。相关业务正式开展也有一年以上的时间。

据公开信息,深圳创维光伏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15日,由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90%)与创始人金鑫(10%)共同出资成立,是一家集光伏等多种新能源模式电站的开发、设计、建设、运维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互联网企业。

按照创维设想, 目前分布式光伏最贴近终端下沉市场和创维熟悉的客户端零售领域,成为它在光伏领域的早期主营业务选择。 以户用光伏开端,之后,创维还将逐步开拓工商业光伏、用电侧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等业务。

所谓分布式光伏,就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将光伏产品铺设在屋顶、空地上,由用户侧光伏系统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的一种发电模式。

相对应的集中式光伏,一般是国家级电站,通过大面积铺设光伏产品获得电能,并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调配向用户供电。

2013年,集中式光伏的新增装机规模占比高达 91%。之后因为受供应链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集中式光伏市场持续低迷,截至2020年底,分布式光伏的占比已经达到约31%,2021年前三季度新增的25.55GW装机规模中,分布式光伏占比达到64.2%。

更具体地看, 创维所做的,是一种融资租赁模式的光伏业务。

创维并不涉及光伏设备制造,而主要采取光伏设备融资租赁模式,由业主与创维光伏合作的金融公司签署融资租赁协议。租赁期内用户分期向金融公司支付租金,期满后,光伏电站归属业主所有。

目前创维合作的金融公司,为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后者是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而华夏银行的股东涉及国家电网方面。这成为创维光伏业务的一大卖点。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上,简单来说,就是由创维提供光伏电站设备硬件,以及后期维护。华夏金融买入设备,然后再出租给业主。承租人需要缴纳租赁押金,不过这部分由创维代付。

光伏电站发电产生的收益,一部分成为租金,支付给华夏金融。华夏金融赚取租金和利息,业主赚取发电剩余收益。而创维赚取电站销售收入和长期运维服务收入。

只要电站发电效率和收益有保障,那么三方得利。

就业主所得而言,创维光伏宣传称,以山东区域安装20KW电站来算,首年电站收益1万多,除去支付租金和运维费共7000多元,首年到手收益3600多元,15年到手收益可达2.2万多,25年到手总收益11万左右。

且创维光伏表示,如遇特殊情况导致发电量不足,创维会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排查出原因并处理,若因为电站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租金偿还不上,由创维光伏公司替业主偿还。

看起来,业主坐地生财,白捡了一个可以生金蛋的母鸡。但实际上,业主也要承担一定义务和风险。

比如合同约定,在租赁光伏电站期间,承租人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对租赁物的侵害。租质物的损坏、毁损、灭失风险等由承租人承担。即便遭受不可抗力,也不可免除租金支付义务。

在网络贴吧,有安装过电站的业主结合发电量实际情况吐槽:发电站亏不了,但是大头都被银行和创维赚走了,而且没风险。承租人则是担风险,赚点小钱。

此外,户用光伏电站的骗局乱象,成为人们接纳这种事物的阻碍。在创维之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涉足到户用光伏电站。尤其在农村地区, 居民屋顶本就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听说可以安装光伏电站赚钱后,不少人拿着半辈子的积蓄或是贷款进行投资。

但一些无良企业只善于做宣传,安装的电站设备常出问题,用户收益没有保障。甚至出现一些骗子公司,收钱跑路,连光伏设备都没给用户装好。最终,有不少农民没有获得发电带来的收益,还背上了一大笔债。

创维光伏方面强调融资租赁并非银行贷款,同时有相关代理人士称,业主不会上征信。如果创维这类大企业能利用自身面对C端用户的品牌信誉,保证产品质量并做好后续维护,那么拓展光伏确实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根据网传创维电话会议纪要,截至6月,有超过3万个家庭用户接入了创维光伏电站业务。不过这部分业务目前的毛利率没有传统家电那么高,有待开发,这也是三季报创维毛利率有所下滑的原因。

在此次因光伏业务“出圈”之前,创维一直以老牌电视机厂商的形象示人。

2020年全球彩电销量榜上,三星、TCL、LG、海信和创维位列前五位,出货量从1380万台到4270万台不等。

国内市场方面,小米销量高居第一,出货量约900万台,接下来依次是海信、创维和TCL(含雷鸟),出货量在700万台到710万台之间不等,竞争焦灼,再往后就是海尔、长虹、康佳等电视厂商。

最新三季报显示,创维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73.08亿元和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6%和40%,均属于近五年来的较高水平。

根据创维集团的业务划分,包括多媒体业务、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智能电器业务和现代服务业业务四个板块。

其中包括电视销售、互联网增值服务和光伏业务在内的多媒体业务,2021年1-9月给创维带来了193.2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5.85%,仍是集团内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业务。

但从销量上看,2021年1-9月,创维集团在海内外市场的智能电视销量都有所下跌,合计从上年同期的1205.6万台降至993.3万台,降幅17.6%,并不算小。

多媒体业务板块之所以还能实现增长,一方面是创维集团将重心转移到了OLED高端电视产品线上,通过提高平均售价带动整体业绩,弥补销量减少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则是光伏业务突飞猛进,收入从上年同期的800万元增至21.82亿元,增幅达到271.75倍。

除了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更能看出创维集团的行业水平。

由于小米并不是以智能电视作为主要业务,因此拿创维集团和TCL电子、海信视像比较更为理想。

最直观的市值方面,1年前创维仍属于四家中最低的,当时其57.9亿元的市值还不到另外两家的一半。但近期光伏业务在三季报中大放异彩后,创维集团市值已经超过了TCL电子,直逼海信视像。

“较劲”的市值背后,三家电视厂商的收入和净利润其实也是高低交错。

2014年至2017年,创维集团的收入曾领先另外两家,之后和海信视像共同处于第二梯队;净利润方面,三家都经历过一个“探底——回升”的过程,目前创维集团和海信视像也同样处于第二梯队,被TCL电子以更大比例反超。

WitDisplay分析师林芝告诉市界,电视业务领域,液晶电视仍是主流,各家厂商均有涉及,在高端电视显示技术选择上有所差异。

除此之外,海信的激光电视有长期的研发基础,现在属于液晶电视之外的一个主打新品类;TCL 科技 则在上游通过TCL华星布局液晶面板,虽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TCL电子的技术路线,但也提供了液晶电视范围内的供应链优势,这种优势在液晶面板价格波动时尤其明显。

相比之下,创维集团的亮点在于参股了LGD(LG Display),后者是全球OLED电视面板唯一的供应商,可以在供货上获得一定优势。

但基于液晶电视多年的技术发展,其在成本、产能、成熟度、供给丰富度方面都有优势,OLED电视目前仍属于受众较窄的高端产品,短期内无法动摇液晶电视市场主导地位。

从国际化程度来看,创维集团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国内,海外业务占比从2011年的11.89%逐渐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35.13%,与TCL电子、海信视像相比仍属于全球化程度较弱的阶段,但优于四川长虹。

资金压力方面, 创维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虽然并不突出,但其带息债务始终居于高位,且短期带息债务一直高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比另外两家更激进一些。

这种局面之下, 创维集团整体上处于资金状况略显紧张、业绩上不占优势、主推的OLED电视也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尴尬局面。

但就在此时,光伏业务扮演着“英雄”的角色,横空出世。

创维集团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及光伏业务时,那还只是一个仅带来8亿元收入的“饼”,而2021年三季报中光伏业绩的大幅增长,让资本市场认识到创维涉足这项业务是认真的,也更加确信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

创维是不折不扣的老牌家电企业。它的诞生并不顺利,后来的发展也几经曲折。

1977年恢复高考,黄宏生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工程系。班上有两个特别的同学,一个叫陈伟荣,一个叫李东生。

三人合在一起,日后被称为家电界的“华南三剑客”。

黄宏生打造创维,陈伟荣创办康佳,李东生执掌TCL。鼎盛时期,这三位同学拿下了中国彩电市场40%的市场份额。

2000年4月,创维顺利在香港主板上市。

(黄宏生)

然而动荡很快来了。当年底,曾跟随黄宏生打拼的战友陆华强与之反目,带走了大批营销精英。2004年岁末,黄宏生又被香港廉政公署传讯。

2006年7月,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创维数码5000多万港元,黄宏生被判监禁6年。直到2009年7月获保释提前出狱。

企业创始人身陷囹圄,创维不是孤例。更为知名的一个例子是国美的黄光裕。但与国美因黄光裕事件元气大伤不同,在黄宏生入狱期间,创维保持了稳定发展。

现在,黄宏生的妻与子,林卫平和林劲均担任创维集团执行董事,黄宏生本人担任集团顾问,就集团战略目标等提供建议。

对创维来说,除了最近突然因为光伏业务引起市场追捧,近年来整体表现还缺乏亮眼之处。根据它的规划,未来目标是成为 “用电侧清洁能源产业互联网的行业领导者”。

愿景虽好,能否实现还只能观望。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开展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户用光伏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然而除了早先涉嫌骗取农民贷款和积蓄的“光伏骗局”遗留下的信任问题,户用光伏商业模式还面临更具体的问题。

保障用户收益是一个坎,光伏设备质量和天气环境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发电效率。如果不能达到宣传预期,用户与运维方、租赁方必然产生矛盾。

对创维来说,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它在大力推进光伏业务,但也会看到诸如“创维光伏靠谱吗”的质疑。

中国的商业生态需要一批行稳致远的老企业,如果真能在光伏事业开花结果,那创维有可能是其中之一。但它要想实现光伏上的野心,需要更长效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老牌家电企业,尤其是彩电品牌在触碰到天花板,以及互联网品牌的冲击之后,基本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情况,纷纷开始二次创业。

他们有的成功,有的碰壁,有的还在苦苦挣扎。

同为三剑客之一的TCL转型得算是成功,但李东生胜在启动早,2010年华星光电项目就上马,十多年的积累后,华星光电已然是面板行业的豪强之一。

三剑客的另一家康佳,在2017年受到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强势冲击后,也开始制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战略。2017年,康佳开始拓展工贸业务。2018年,康佳又进军环保行业,同年进军半导体显示及材料领域,要做出Micro LED芯片掌握通向未来的船票。但工贸利润微薄,彩电业务进退两难,半导体崛起还需时日,康佳的二次创业进入了深水区。

如今的家电巨头,海尔、格力、美的,虽在强大的综合实力之下,暂未有致命危机,但也纷纷在光伏、新能源、芯片、物联网抓紧布局。

时移势易,经济周期的脚步匆匆,总有巨人落幕,也总有新贵崛起。《变形记》里有句话说:“大自然最爱翻新,最爱改变旧形,创造新形。”放在经济规律中,似乎也同样适用。

主要参考资料:

《创维黄宏生重来 进军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解码创维:老板缺位下的公司生存样本》,第一 财经 日报。

(文丨林夏淅 李楠 编辑丨李曙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1810.html
资金正流向这……后市咋看 一涨就卖!这些港股ETF遭遇赎回
第一次见! 这样铺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