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家代表团走进三龙湾 这里民营经济发达商机无限

5月31日,德国企业家访华团对接交流活动在三龙湾举行。由德国经济部前部长、司法部前部长布丽吉特·齐普里斯(Brigitte Zypries)率领的近40人规模代表团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考察并参加活动,随团成员还包括德意志银行、可乐丽、宾采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及隐形冠军企业。

佛山市副市长文曦,市委外办、市投促局、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市驻苏州招商工作组领导出席活动。

“佛山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的极点城市,近年来一直坚持与德国开展包括经贸交流在内的各个领域务实合作。”文曦在致辞时介绍了佛山对德合作情况,其表示,今年佛山落地了包括一汽大众、库卡机器人和SEW赛威集团等一批德国制造业的优质大项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亦成为德资中小企业、生产性服务业机构与华南开展合作的示范性平台。“未来,佛山会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欢迎更多德国企业走进佛山,续写更多成功故事。”

“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佛山之行,代表团不仅了解到佛山经济、贸易和商业蓬勃发展的一面,还了解到佛山文化迷人的一面。”布丽吉特·齐普里斯表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在德国颇有名气,这里民营经济发达,商机无限,相信此行将会给德国企业带来机遇和提供商业决策。

活动上,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向德国代表团展示了湾区“最岭南”文化会客厅,以文化为媒,讲好佛山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活动设在“三龙湾游船”上,船上设置了剪纸、狮头、鱼灯、木版年画等佛山“非遗”文化体验摊位,由佛山“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和亲手教授,让不少德国友人赞叹不已。

“顺德美食现场展示”成为了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三位“凤城美食”烹饪大师、传承人集中亮相,让德国代表团成员饱尝舌尖上的“顺德滋味”。中国烹饪大师、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吴南驹,中国烹饪大师、广东钻石名厨钟润超,陈村粉第二代传人黄志均现场分别制作了七彩烧汁鳝柳、顺德炒牛奶、捞起陈村粉等顺德特色美食,通过精湛的烹饪技艺,征服现场外宾的味蕾。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成立于2012年,近年来,服务区以打造德企华南高地为目标,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德企的服务和支持举措。出台了广东省首部、全国第二部针对德企落地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建立了三龙湾中德产业园创新孵化基地等专业载体;发布了针对初次进入大湾区市场中小德企的服务计划“粤港澳大湾区中德市场合伙人计划”;牵头发起了中德城市联盟,目前已有20座德国城市和27座中国城市加入。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通讯员:侯倩


德国产品质量为什么可靠

跟不少德国企业的接触中,笔者也感觉到,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几乎已经成了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是不必过多外来约束而自动履行的行为。 从奔驰、宝马这样的巨头到许多小型的企业,虽然个个注重产品质量,但是很少有象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极力宣称自己“质量一流”或“保证质量”之类。 质量意识在德国企业中形成风气的情况下,有少数质量要求不严的企业就无处藏身了。 笔者熟悉的一个中国民营企业人士几年前到德国投资办厂,开始时不免带着一些国内不少企业在质量问题上的心态,虽然知道德国人重视质量但是也带着一定的侥幸心理。 结果一度因为他的产品质量有小缺陷,大批供货被德国客户拒绝,公司也几近倒闭。 这位企业人士于是领教了德国人对质量真是不容丝毫马虎。 “德国制造”的背后,是严格的制度建设。 在德国,有一个严格的法律法规网络规范着企业生产。 相应地,所有行业都有严格的监督检测机构。 在法律的实施上,德国人照章办事,显得十分“无情”。 笔者初到德国考驾照,就曾因为当时认为可以“通融”的疏忽而遭到失败,从而也知道表面平和的考官眼里“揉不得沙子”。 从“德国制造”的可靠中,可以溯源到更深的文化背景的原因。 首先是来自宗教的影响。 比如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也意味着人们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 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仅是为经济利益,遵守企业道德、精致制造产品更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也应很大程度归结到长期有意识的民族精神教育。 一百多年前开始,普鲁士王朝就注重对整个民族的敬业、讲究精确等素质的培养。 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这当然也体现在企业道德精神的培育上。 在这种培育下,“德国制造”的高品质,也早在19世纪末期开始就逐渐确立声望。 在今天的德国,具体到德国企业员工的敬业意识的养成,除了企业自身的重视之外,德国独特的“双轨制”职教制度起到关键作用。 大概百分之七十的德国青年人在接受常规学校教育的同时,都要在企业中接受职业培训。 不管你将来是卖花、卖肉或者烤面包、酿酒,一定要经过几年的严格职业培训并通过考试。 在培训过程中,敬业、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是贯穿始终的关键内容。 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其实同样可以看到对企业道德不渝的追求。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信条,过去真正是企业道德的写照。 比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白圭、吕不韦以及孔子的弟子子贡等著名商人,无不重视诚信,重视义和利的平衡结合。 比如我们近代许多的“中华老字号”,谆谆以客户为念以质量为本,表现出对企业道德的至诚奉守,也因此赢得民众由衷的认同。 源远流长的商业道德的传统,见证着中国文化中蕴涵着的深厚的企业道德精神。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巧诈不如拙诚”…… 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商业道德孜孜追求的精神被许多的中国企业遗弃了,人们太过偏向了利益的追求。 笔者以为,面对国内很多企业缺失道德的现象,我们在健全相关法制体系的同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重拾并光大自身文化体系中的道德精神。 我们其实不必向西方文化背景做太多寻觅,近取诸身,就可以发现建立企业道德精神的不竭源泉。

简述企业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反映了董事会、总经理阶层、业主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经营者素质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权责分配体系和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决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管理层愿不愿意建立适当的控制,能不能遵守已建的控制,对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所持的态度和处理行为。 如管理者对这些都持积极的态度,该企业内部控制肯定是较完善的。 反之,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2.企业文化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如果企业有一种适用于本企业实际情况、健康向上尤其是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能够借助价值观念等软环境使自己的员工得到自律和他律,从而矫正其价值和目标,规范其行为,解决员工个体的价值、目标、行为与组织的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并使它们相一致;能够借助尊重人,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氛围来激励员工,使其产生心甘情愿地为本企业献身的内在动力。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制订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还可以弥补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3.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如果企业有高素质的执行者(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就能够塑造好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 况且内部控制制度因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过于详细,有了高素质的执行者就可以弥补控制制度的粗略,使暂时不健全、不合理的控制制度仍然能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 反之,如果执行者及相关人员不能很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运行情况,不清楚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制订得再科学、再完善,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此可见,控制环境构成一个组织的氛围,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一般来说,公司治理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高层次,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反之,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否规范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公司章程大多照抄《公司法》,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套班子一套人马”,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 另外,在现有公司中,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方针是由总经理拟订,董事会只负责审批,与国外公司的做法恰好相反。 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 公司的现有运行机制,决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2.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 经营者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绝对重要作用,素质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在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基本上已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而在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 从公司内部看,经营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 再者,企业员工素质低下。 在知识经济时代,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胜任关键岗位的工作了。 比如,财会部门是内部控制的中心,财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既要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懂企业的经营管理,还要通晓一般的生产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但从我国现状来看,财会人员的素质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原因之一。 3.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企业文化往往是现存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具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柄双刃剑,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阻止企业的衰败,同时也可能将企业推入困境。

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好不好?

一、从校企联合办学的现状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重庆小天鹅集团是全国有名的民营企业,它的产业有宾馆、房地产、火锅店等,其中以火锅店为主要产业,占整个集团所有产业的70%。 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商业中心、繁华地带具有较大规模的小天鹅火锅分店五十多家,拥有员工五千多人。 员工中1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而60%以上是中专、职高生,还有少部分的初中毕业生。 从用人的角度看,该集团认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 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当好服务员,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般干得好的中专生、职高生在二三年内就有可能升为领班、大堂经理等,发展得更好的升为部门经理、副总经理。 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 基于多年的用人经验以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提出的新要求,重庆小天鹅集团重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员工学历达到中等专业层次以上。 为此,重庆小天鹅集团和包括我校在内的5所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我们根据小天鹅集团的用人要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素质的提...一、从校企联合办学的现状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重庆小天鹅集团是全国有名的民营企业,它的产业有宾馆、房地产、火锅店等,其中以火锅店为主要产业,占整个集团所有产业的70%。 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商业中心、繁华地带具有较大规模的小天鹅火锅分店五十多家,拥有员工五千多人。 员工中1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而60%以上是中专、职高生,还有少部分的初中毕业生。 从用人的角度看,该集团认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 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当好服务员,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般干得好的中专生、职高生在二三年内就有可能升为领班、大堂经理等,发展得更好的升为部门经理、副总经理。 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 基于多年的用人经验以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提出的新要求,重庆小天鹅集团重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员工学历达到中等专业层次以上。 为此,重庆小天鹅集团和包括我校在内的5所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我们根据小天鹅集团的用人要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为小天鹅集团培养输送大量适用的具有中等专业技术的服务人员。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服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二、从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重庆市总工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表明,重庆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较低。 在生产操作人员中,初级技工占27.2%,中级技工占45.6%,高级技工占19.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6%。 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重庆市既缺乏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也缺少大量中等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 人才素质的提高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其人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提高。 从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上看,重庆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 比如,庆铃国有企业所要的工人,就要求必须具备中等专业技术,有数控操作能力。 为此该企业还与重庆大学签订协议,重庆大学每年专为该企业培养一批具有中等专业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 有了先进技术,有了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具备大批能使用先进技术的工人,这样的企业才可能进一步发展,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所以庆铃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重庆是屈指可数的。 总之,要使广大劳动者素质得以提高,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是教育责无旁贷之事。 三、从我国的国情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但从总体来说,实现自动化和运用高科技的企业为数不多。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 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 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 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目前我国农业来看,也需要科技的支撑,也就是说农民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 而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只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或者是文盲、半文盲,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这充分说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既使在高科技领域,高科技人才也是少量的,而绝大多数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是中专生,因此高科技领域也同样离不开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6462.html
他和特尔不太可能同时在队 记者 拜仁目前没计划签回齐尔克泽
为什么财政收入美国增长 我们下降 中国经济增速接近美国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