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中国年轻人 不敢gap

大多数人的一生,仿佛竹节虫转世,全是节点。

从出生开始,早教、上学、就业、结婚、生娃......每个都至关重要,一旦在某个节点没打上卡,就意味着与标准时间产生了“时差”,从此万劫不复,永远过不上“正确”的人生。

这也是心理学家伯尼斯·诺嘉顿笔下的“社会时钟”,即人们应该在不同的阶段完成相应的人生目标。用父母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样的年龄,就做什么样的事情。

于是休息,就成了一块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大饼。别人的year,是旅游和义工;我们的 gap year,是用来准备高四、大五、考研二战、考公考编的三四五战。

社会时钟,怎么这么可怕?社会时钟外的世界,真的存在吗?

人的一生,长满关键帧

最近,有网友把短视频平台上讲述各个年龄段都很关键的视频做成了一个合集,“一年级真的至关重要”“大四是最关键的一年”“人生有一个重要的节点是50岁”......

评论区里,有人辣评:我的一生都很关键,我就是个“键人”。

的确,我们似乎从小就在被一个巨大的社会时钟推着走,被父母老师教育要不落人后,跟上节奏。这几年,大家还特别爱把“上岸”这个词挂在嘴边,从中考高考到考研考公,一切皆可上岸,好像这辈子都泡在水里。

年纪轻轻就有无数个关键帧的我们,究竟要上多少个“岸”?

根据七普数据和相关报告,或许我们可以模拟出一个社会时钟,从中看见自己的一生。

1

三岁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一路走过九年义务教育,中考成绩要挤进前60% 才能上普高,再苦读三年,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才能在18岁时拿到大学的入场券。

等到22岁毕业,成为打工仔,在28岁和“凑活过”的相亲对象步入婚姻的殿堂,水到渠成地生娃,在33岁买房的同时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贷,直到60岁退休,最后在77岁“完美收棺”。

不过,这只是社会时钟一个大概的模样,并非一成不变。

像随着受教育时间延长和婚育成本提高,2020年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就比2010年增加了3.78岁,平均生育年龄也推迟了1.2岁 [1][2][3][4]。再比如面临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也在路上了 [5]。

但“女性年满23岁是晚婚”“把握25-35黄金生育年龄”“公务员报考不得超过35岁”等表述依然时不时刺激着年轻人的神经。

社会时钟,也成了社会闹钟,从催婚催生的震动开始,到35岁中年危机来临,警钟开始长鸣。为什么社会时钟这么令人焦虑?

1

我们搜集整理了社交平台上的有关讨论后发现,最令年轻人焦虑的,是自己真的没得选:

社会的试错成本很高,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只能在应届光环消失之前找到好工作,在“三十而立”的 deadline 前紧急地和一个人一见钟情、结婚生子。至于理想生活,也只能是“理想”罢了。

追求意义就更是天方夜谭,与其思考“ to be or not to be ”,不如多刷几道考公行测题。

在单一的轨道里,奔赴于每一个打卡点,但这就像高考前爸妈说的“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一样,这个岸上完后,还有下一个岸:

一事无成,又离经叛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遵循社会时钟无疑是一种最稳妥的生活方式,而故事的 B 面,往往是被 ban 掉的自主选择权。

但总有人向往自由,选择砸烂社会时钟。于是,高呼着“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人们,来到豆瓣,组成了一个八万人的“理想国”——逆社会时钟小组。

要逆社会时钟,走的自然不是单行道。一篇发表在《 中国青年研究 》上的论文,就将逆社会时钟的行为划分为了倒拨、暂停、推迟三类 [6]。

我们统计了豆瓣小组内的千余条帖子,并根据论文分类一一对应,试图观察成员们的逆社会时钟行为。

1

在组内,有人选择倒拨社会时钟,出走当下,回到过去“再活一次”。其中最常见的行为就是 复读 ,选择“博四退学重读”“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的网友们比比皆是。

而试图活在当下的成员们,则选择了另一条道——暂缓社会时钟,辞职、休学、开启 gap year 成为了他们按下生活暂停键的方式。

回不到过去,又无法抽离现在,部分组员们决定延后 deadline,比如结婚生育就先暂时搁置,大龄单身也未尝不可。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将人生的牌打得“稀巴烂”的存在,所以他们也嘲笑自己:

但看似乐观的自嘲,依旧无法遮盖社会时钟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根据我们对小组发帖的统计,组内真正分享逆社会时钟经历的帖子占比为30.5%,而近五成的帖子其实都发自“需要建议”和“需要鼓励”专区,也就是那些焦虑于现状,却犹豫不决的网友们。

1

想逆社会时钟,大多数人还只停留在“想”的阶段。

这部分人会在小组里条分缕析地抛出一长串基本信息和个人想法,再夹杂着亲友反对、环境压力等一系列阻力,最后加上“请大家给给建议”,发出寻求帮助的信号,好让自己迈出一步。

可是,哪怕踏出了逆时钟的步伐,但真正成功改变生活、开始悦纳自己、达成目标的还是少数人。

更多人的既定结局,是在出走后感到举步维艰,依旧无法停止焦虑内耗,于是选择调头重回轨道:

曾经坚信着“人生是旷野”来到小组的他们,想逆不敢逆,逆了又回去,周而复始地困在社会时钟里,不禁质疑旷野的真实性,但就像一位网友回复的那样:

逃离社会时钟,每一步都很昂贵

想逆社会时钟,怎么就逆不出来呢?

上班摸鱼摸出《三体》的刘慈欣,在20年前曾写下“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落地,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就像那些妄想逃离社会时钟的想法,也会被各式各样沉重的现实引力拉回地面。

汇丰香港发布的一项全球调查报告显示,有60% 的受访父母有信心子女会有美好前途 [7]。这样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便成了一种不敢逆出社会时钟的反作用力——他们害怕父母失望,恐惧得不到亲人的支持。

1

紧随其后的阻力,是落后于同龄人的压力。当看到朋友已经儿女双全,而你还是孤家寡人,同学已是有车有房,而你还住在出租屋,在早高峰的地铁渡劫。两相对比之下,很难不增加几分焦虑。

所以哪怕对社会时钟外的世界再羡慕,不稳定的将来、巨大的沉没成本也会给网友们当头棒喝,反问自己一句:还敢逆吗?

尽管在网友们分享的逆时钟经历里,热爱、追寻、试错是主旋律,但因为选择“变轨”,而要付出的现实代价和试错成本,也不可忽视。

像陷入经济危机,面对逐渐“干瘪”的钱包,都还只是次要的。

最大的代价,在于可能失去原有的机会。大学生毕业选择了 gap year,就失去了应届生的就业光环,职场人选择了裸辞,这段空窗期就成了 HR 眼中的“案底”。据前程无忧的《2022职场空窗期调研报告》,有近四成打工人曾因“职场空窗期”被公司质疑从而失去工作机会 [8]。

1

在尝试逆时钟之前,亲人朋辈的不理解和反对也会愈演愈烈,升级成分手乃至是断绝关系的程度。所以跳出社会时钟后,还得面临一条路走到黑、无人理解的孤独和痛苦:

孑然一人,还得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逆时钟的道路。就拿考研来说,2019届选择考研的本科生在三年内考研上岸的比例只有41.5% [9]。想要“一战上岸”,难度可想而知。

一旦结果失败,所有的努力就会烟消云散,不亚于人生重开。如此高昂的代价,注定是只有极少数人能付得起的。

不可否认,确实有人过上了“人生是旷野”的生活,但更多的人没有足够的成本走向旷野拓荒,只能在各种“应该”的安排下,终其一生,都在赶趟,慌张匆忙。

当然,也有人看穿了社会时钟背后预设好了的平整道路,反正逆不出去,与其内耗,不如看开一点:

参考资料

[1] 张现苓 & 盛亦男. (2023). 1990~ 2020年中国的婚育推迟: 变化趋势与典型特征. 人口研究47(5) 88.

[2] 杨凡 郭品锐 & 刘甲楠. (2024). 中国不婚、不育和少育的状况、影响因素与政策应对——中国不婚不育少育群体专项调查主要数据结果分析. 人口研究48(2) 30-43.

[3] 国家统计局. (2021).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

[4]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22).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 Retrieved 23 April 2024 from https://population.un.org/wpp/.

[5] 中国政府网. (202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Retrieved 23 April 2024 from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

[6] 郑小雪 & 李琼. (2022). 逆社会时钟:一项时间自主性考察. 中国青年研究 (9) 81-88.

[7]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 (2017). 教育的价值:志存高远.

[8] 解丽. (2022). 多数职场人是主动选择“空窗期” 试图将其变成“保养期”或“转换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Retrieved 23 April 2024 from https://bjti<x>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261797&src=stream&typeid=68.

[9] 麦可思研究. (2023). 400万人落榜后:高学历红利,正在消失?. Retrieved 23 April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fFfblc6igERqIr5d8iM5EA.


今年是否应该gap year?

哈哈我这也有一个关于GAP 我觉得很好的答案share给你!

疫情全球大爆发之后,语言考试取消,学校停课,暑期项目暂缓,连回国的航班都一趟接一趟的取消了。留学生们用一句话自嘲:中国打上半场,全球打下半场,但留学生要打全场。

今年留学的留学之路这么难,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年是不是该考虑gap?

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gap year。

01 什么是gap year?

Gap Year“间隔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一般常见于在中学毕业之后、读大学之前腾出一年的时间来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如选择旅行、实践、工作、修读一些学术性的课程、义工服务等一些活动来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找寻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更了解自己。还有一些对申请结果不满意的同学选择在这一年当中重新刷新自己的标化成绩来迎接新一年的申请季,利用多一年的时间备战,争取到更好的学校。

比如,奥巴马大女儿玛利亚,就选择推迟入学一年,玛利亚被哈佛大学录取,她决定先体验间隔年,再入学。

你们可能要问了,学生选择gap year,学校支持吗?学校不仅支持,并且哈佛大学非常鼓励学生这样做。

CNN的报道:

Harvard College encourages admitted students to defer enrollment for one year to travel, pursue a special project or activity, work, or spend time in another meaningful way.

哈佛大学鼓励已录取的学生推迟入学,去旅行一年,追求一个特别的项目、活动、一份工作或以另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度过。

02今年要不要gap year?

往年很多同学是在拿到offer后主动gap一年,但由于今年情况特殊,很多同学是不得不被迫gap一年。国内语言考试取消,国外大学停课,许多国家限制入境,留学生们的计划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许多受到影响的同学都在考虑是否要gap 一年。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2021年入学季申请学生基数大 ,加上2020入学延期人数增多,未来申请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所以在这里叮嘱同学们,如果你受到疫情影响不得不面对明年的激烈申请,一定要更早的进行留学规划、准备标化考试、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这样才能更具备申请竞争力,才能更稳准的拿下梦校offer。

03 Gap year应该做什么?

参加公益活动、实习、掌握新技能,都是以往我们对gap year的建议,由于今年情况特殊,在疫情影响下,一些实习项目、公益项目,都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开展,所以今年的gap year怎么规划 ,也和往年有所不同。

对于已经递交申请,但语言尚未达标的同学:目前,一旦有考位放出,必将有大批学生抢考位刷成绩,届时会出现考位“一位难求”的情况,比起往年可以多刷几次语言成绩取最高分的考试机会也会有所减少 ,所以建议学生在居家学习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随时关注语言考试的相关信息,争取在第一时间报名考试。

计划在21年延期入学或申请的同学:受疫情影响,2021年入学季申请学生加上2020入学延期人数增多,申请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建议学生们可借此机会,通过线上课程的方式,在家提高和巩固语言能力,预习专业学科的知识,认真准备考试和面试。

04 掌握更多信息,把握更多机遇

Gap year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准留学生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规划好自己的留学计划,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在明年冲刺排名更靠前的名校。

欢迎咨询新东方前途出国~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很少选择间隔年(gap year)

其实别说中国大学生,外国大学生有gap year的也真心不多。我们国人有时距离产生美感,以致过分美化国外生活。事实上,外国大学生基本活得跟我们差不多,并非我们相像的那样潇洒随性。我在伦敦实习时,跟一Newcastle来的哥们住在一块。晚上完成了report后,我就跟他闲聊。我问:“你毕业后会来个gap year么,听说gap year在你们西方很流行耶?”他说:“是屁,一般人玩不起这个的。你看我现在还没毕业就已经要忙着到处找工作了,平时还要打两份兼职,哪有时间和金钱来搞gap year。”后来,我碰到一个London本地的美女。我又问了她同样的问题。她说:“去年我去了一趟 gap year。我和几个小伙伴当时计划的路线是先去印度,然后去上海和北京,最后去蒙古。怎么知道去到印度之后,我的钱就花光了,所以只好中途折返,没能去上海、北京和蒙古。”我当时很惊讶:“你也会缺钱?”她笑了笑:“怎么不会?你们亚洲人见到我们总觉得我们会很有钱,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我当时抵达印度,一出飞机场就被印度流浪汉围住要钱,我告诉他们,我真的没钱。他们不信,觉得你们白人就该有钱。其实大多数英国人和我一样,身上的钱也就刚刚够我们周末去酒吧玩通宵而已。” 我听了后,唏嘘不已,拍了拍她肩膀,请她去Nandos 吃了一只烤鸡。

说到底,钱还是关键,中西皆然。

中国大学支不支持gapyear

是不支持。 间隔年(Gap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一般不支持,但是可以向学校申请保留学籍,休学一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4351.html
上汽大众的未来三年怎么走
大众ID.3新车型曝光!确认5月底投产 配置大幅提升 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