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在合肥又有新进展

5月16日上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三期项目在合肥开工。三天后的5月18日晚,随着第一车混凝土的缓缓注入,大众科技三期项目首座承台提前7天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进入施工新阶段。

此次开工的三期项目是大众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占地约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研发办公大楼、测试车间及停车楼等配套设施,将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平台、整车、零部件、软硬件集成和测试等研发工作,着力打造本土汽车研发产业链软硬件生态体系。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完工,其中实验车间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作为省市重点工程,土方挖运量大、工期紧、桩基工程体量大,开工伊始就面临着涉及专业较多、施工复杂等重难点问题。”项目负责人介绍,施工单位对于每一个施工重难点严格管控,使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关键支柱,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加快本土创新,提高成本效益,为中国客户提供先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扩展合肥研发中心三期,公司将提升在中国的本土研发实力,实现研发团队和采购团队间的紧密协作,加速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进程,满足中国客户需求。(徐强 记者 史睿雯)


大众汽车在国内建立电池工厂 选址安徽合肥/将于2023年投产

易车讯9月23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大众汽车集团在国内建立电池工厂,该工厂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工厂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每年将为大众安徽MEB工厂生产的纯电动车型提供超过15万组电池系统。

据悉,目前工厂正式开工建设,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全资控股的第一家电池系统工厂,初始年产能可达到15-18万组高压电池系统,将全部用于大众安徽MEB工厂生产的纯电动车型。

工厂占地面积超过平方米,与大众安徽MEB工厂相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计划于2025年前投资超过1.4亿欧元用于新工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工厂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平台化战略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将助力我们迈入电动出行时代。随着未来几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大幅增长,我们需发力电池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强化自身在电动车价值链上的优势,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个集团的协同效应和创新。我们的合资企业及电池战略布局对集团电动化攻势至关重要,将推进集团(中国)实现到2030年旗下各品牌车型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的目标。”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兼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mall表示:“电池系统的开发和生产是实现电池端到端责任的关键一步。在合肥设立电池系统工厂以及与国轩高科的合作是集团全球电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战略指导下,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原材料的垂直整合,推进实施电池的二次利用解决方案与回收。目前,集团正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建设三个电池制造工厂,以满足未来MEB车型对电池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在德国的布伦瑞克工厂每年将能够生产50万组电池系统,并基于其在规划、开发和生产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升集团在电池领域的整体实力。”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零部件、物流与质保部负责人英格尔先生表示:“未来,随着合肥的电池系统工厂投产,集团内部零部件在大众安徽电动汽车生产价值链中的份额将达到40%左右。该工厂旨在成为集团电动化攻势的战略支柱,为集团所有纯电动车型提供电池系统。该工厂还将为集团在中国市场生产下一代电池奠定基础。”

该电池系统工厂与大众安徽MEB工厂相邻,这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快电动汽车产品的上市速度。新厂占地面积超过平方米,相当于8.4个足球场大小。工厂投产前,将有约200名员工。新工厂还将与集团在德国布伦瑞克的全资电池工厂和中国天津的零部件厂发挥协同作用。

该厂新员工将在集团天津工厂的零部件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培训。一线员工在培训中将使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接受模拟培训,以降低零部件损耗和事故风险,缩短培训周期,同时减少场地需求。大众汽车集团始终致力于本土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今年早些时候,集团(中国)、大众安徽牵手当地合作伙伴,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机会,专注于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相关技术培训,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安徽电动出行产业集群的建设。

集团位于德国布伦瑞克的工厂是电池系统规划、开发和生产领域的先行者。来自德国的专家会为包括安徽工厂在内的全球相关在建项目提供支持。自2019年布伦瑞克工厂开始运营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将通过这种方式推广至整个大众汽车集团。除在现场工作的专家,位于德国的团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安徽建设电池系统工厂的同时,集团在捷克的姆拉达波列斯拉夫和美国的查塔努加也在推进电池装配能力建设,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每年生产超过100万组电池系统的目标。

用于MEB平台车辆的电池系统由多个电芯模组、电芯管理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连接条组成,这些组件由高压连接器相互连接,并通过铝制电池外壳加以保护。电池的生产流程分为壳体生产和系统组装两个步骤,每个步骤拥有两条生产线。

得益于大众汽车集团积极投入的数字化制造流程,电池系统的相关生产、装配和测试将采用最前沿的技术,并在每个阶段实现高度自动化。此外,作为合肥工厂生产准备工作的一部分,集团位于天津的零部件厂已经开始进行原型电池系统的生产。

大众(安徽)正式揭牌 200亿元筹建新工厂,2023年推出MEB新车型

(文/张钰翊)车友头条最新获悉,12月8日上午,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同时大众(安徽)研发中心正式落成,而位于合肥的制造基地也正式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揭牌仪式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在合肥建设一家产能30万辆的新工厂,至2023年投产多款基于MEB平台的新车型。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CEO迪斯也通过视频表示,大众(安徽)将在3年内打造MEB平台并生产出更多新能源产品,第一款新产品将于2023年推出。另外,迪斯还透露通过大众安徽研发中心500位工程师的本土化研发,未来将会有更多在中国、为中国、源自中国的产品推出。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新出行的发展都位列全球首要位置。”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同样表示,大众(安徽)制造基地将延续大众集团严格的制造标准,MEB模块化平台将承担全电气化、数字化的新车型生产。

车友头条此前报道,随着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投资交割完成,成立于2017年的江淮大众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随着此次大众(安徽)的正式揭牌,大众汽车在华市场的电动化布局也逐渐清晰。

大众汽车抢跑!首个车企Robotaxi车队落地合肥

撰文?|张传宇??编辑|老司机

继蔚来中国落户之后,风投之城合肥张开怀抱,再次迎来了一家重量级车企。

8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举办。活动现场,合肥市政府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颁发了合肥市首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

继AutoX和滴滴等出行服务商先后在上海嘉定推出无人驾驶打车业务后,大众汽车集团成为在中国首个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测试运营的国际汽车制造企业,而合肥试点则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落地的首个项目。

当出行公司纷纷选择一线城市作为robotaxi第一站之时,大众中国为什么将出行服务的首站放在合肥?其运作形式,又会有何不同?

为什么是合肥?

事实上,大众汽车与合肥市在出行服务项目上,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结缘。

早在2018年,大众集团就宣布,在截至2023年底的未来五年里,将投资约440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新型移动出行服务、车辆和工厂的数字化。2019年5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旗下逸驾智能科技,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落地安徽省合肥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逸驾智能、江淮汽车一起,在网约车、分时租赁、自动驾驶技术等智慧出行平台展开合作,其中就包括自动驾驶车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运营、客户出行服务平台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VMaaS)的研究与开发。

从协议签署到项目落地,只间隔了15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还要克服疫情造成的重重阻碍,这足以看出大众汽车在出行服务领域的“急迫感”。

在路由社看来,大众汽车在华的激进投资进程需要几大支点。

首先,从早年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到今年战略投资江淮大众、国轩高科,大众汽车想要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获得投资落地的支点,快速追赶在汽车新四化各大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从而带动集团的转型。

汽车行业的惯例是,产业的投资最终都会走向与目标城市的合作。此前,大众汽车与长春、上海之间的合作都是如此。现如今,通过多项投资,合肥已经成为大众汽车在华发展的第三支点城市。

其次,这也离不开合肥市自身的努力。

2007年,当消费电子浪潮在中国涌起,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豪赌显示面板,投资了京东方;2019年,当历史的进程指向新能源汽车,合肥又拿出100亿元押宝新兴车企,投资蔚来。在摸准时代脉搏的产业投资上,合肥的成绩超过了绝大多数地方政府。

从标的来看,合肥主要选择一些未来前景大,有想象力的高科技项目,在标定赛道后,投入巨资引入头部企业,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

“此次试点项目启动是合肥市与大众汽车集团携手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合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为此,合肥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为大众在合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合肥市王文松副市长如此表态。

为了迎接大众出行项目的到来,合肥在海恒社区提供了总面积16平方公里,包含总里程80公里全开放道路,连接学校、商超、公园、医院、居民区、工业园等功能辖区的真实交通环境,并升级了交通网络、快速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后期随项目推进,测试区内还将分批建成近百个接驳robotaxi站点。

事实上,在二线城市中,恐怕很少有城市会像合肥这样,敢于提供如此大的政策及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以试点项目的路测区域而言,16平方公里之内,大到政策法规,小到车道划线,没有政府的支持,单凭企业来谈智慧出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参与度,单凭单一企业亦然是无法形成发展气候的。因此,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表示。

“我非常钦佩合肥市政府在新兴技术、新兴经济、新兴行业等领域的远见和开放,这极大鼓励了行业和企业的突破式发展。”他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合肥市政府。

更为重要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成为车企牵手地方政府的“潜规则”。顺着思路深思下去,大众汽车和合肥这对“CP”的再次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大众汽车再次牵手合肥,背后还有产业优势方面的原因。

比如,国内60%的自动驾驶车辆零部件是“合肥造”,仅包河区汽车年产值就约156亿元,已经聚集了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约10家,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20余家。其中,包括江淮、安凯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北科天绘、翎雁科技、驭势科技等核心部件企业。

这足以说明合肥在着力构建自动驾驶、出行领域的产业优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大众汽车想将合肥打造成为在中国市场面向未来的第三极,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众汽车眼中的出行“五级”

再说大众汽车的robotaxi项目本身。

当下,车企转型成为出行服务商,在行业内早已不是新鲜事。于大众汽车而言,这是首次直接向中国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在大众汽车的规划中,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生态圈是出行服务的最终目标,包含五个层级(与目前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从Level1到Level5所指的五个等级不同)。

第一层级,就是整合了硬件和软件的自动驾驶系统。未来,这一系统还可通过V2X技术全面整合进入智慧城市整体建设。

在第二层级中,契合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电动车平台,将成为项目的重点。此次,试点项目的服务车队由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车型——奥迪e-tron组成。

第三层级,就是确保车队高效运营的精准算法。通过精准算法,后台可以远程保持实时动态监控,并平行于车载自动驾驶系统独立运转,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合理安排单车充电路线和车辆清洁,提升用户体验。

连接乘客的车联网功能,是大众汽车出行服务的第四层级,分为两个部分。即出行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车内交互屏幕这两个界面与车辆实现交互。一方面,大众汽车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个非常易用的应用程序奕秒App,用户可通过使用App呼叫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扫描二维码解锁车辆,实时掌握车辆位置。未来,奕秒App将发展成为兼容并包更多出行服务选项、满足广泛出行需求的集成性平台。另一方面,在大众汽车的技术路线中,安装在每辆电动汽车内的交互屏幕,会从另一个层面为用户带来多种车内互联体验的可能性。

在终极的第五层级,满足个性化选择的更多生态圈内容服务,是发展的重点。比如,大众汽车将创建一个“个性化出行助理”,不仅兼具传统汽车车内影音播放、新闻、天气资讯播报等基础性功能,电子解锁等车辆功能性预装服务,未来还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推荐服务,满足乘客在行车过程中高效完成如餐厅订位、酒店订房、综合票务等事项。

总的来说,第一、第二层级是分属软/硬件的技术层,这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基础;第三层级则是运营层,它是衔接软硬件,让无人驾驶车辆走向出行市场的关键;第四层是应用层,它既是普通民众体验大众robotaxi的入口,也是进一步开发第五层级的依仗。大众提出的五个层级之间相互关联,被整合成一体化的无人驾驶出行解决方案。

抛开技术路线的演化,在大众汽车出行服务的愿景中,展现出区别的是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马云就曾对打车软件吐槽,自己的妈妈因为不会用打车软件,在路上打出租车,很久也没车停。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第三层级。

为此,出行平台会将呼叫订单交由AI后台协同决策,结果就是不论早晚高峰、刮风下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的呼叫订单都不再会被取消,冷僻路段和恶劣天气因此不再构成出行阻力,弥补传统叫车平台的服务盲点。而且,不便于使用传统出行方式的孩童、老人,需要帮助的其他群体,也会得到同等的对待。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旗下高端品牌车型奥迪e-tron组成的奕秒(ezia)车队作为测试项目服务车队,已经正式开启路测。计划到2021年初,测试区域内的40万名社区居民,就可以免费体验相关服务。

从采用免费体验的运营方式来看,大众汽车此次出行服务试点的目的,探索商业模式还在其次,主要还是为了在综合性场景中不断学习并优化研发成果。

“我们在合肥的试点项目不同于他地(如无锡)经验的地方在于,项目将要面对的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空间。”苏伟铭表示。

简单来说,试点大众robotaxi的第一步,是根据五个层级的规划进行测试,积累继续研发所需的数据,用于不断优化细节。项目第二阶段仍属于开发阶段,将会在10辆车的基础上,推广场景学习经验,增大车队规模。而商业化运营将是项目第三阶段的内容。

既要“大众速度”,也要“大众怀抱”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robotaxi目前选择的车型e-tron裸车价格高达60万元,其实对商业化不太有利。不过,这也反映出大众汽车对于出行服务的特殊思考。

“我们选择从奥迪e-tron车型开始我们的试点项目,就是要表达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个理念:高端车型只为更优质服务,分时租赁不一定必须是低成本的,也可以由高档车打造。除了点到点单纯的位置移动概念,未来出行必然包括更丰富的体验。”苏伟铭对路由社表示。

据了解,未来奕秒(ezia)车队也会提供不同档次的车型可供选择。

路由社认为,大众汽车掌握的整车制造能力,以及为运营目的对robotaxi在制造阶段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将是其相较于同领域内其他非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

只是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背景下,“软件门”折射出大众汽车的软件能力仍然处在追赶者的位置。对软件能力有极高要求的无人驾驶出行领域,大众汽车同样是加紧追赶。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本地化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众汽车顶层是否充分放权,则成为影响最终出行运营结果的X因素。

另一方面,当前汽车制造商,诸如大众汽车的德国同行戴姆勒和宝马在中国推出的ReachNow、耀出行等城市出行领域的项目,运营得并不算十分出色。这样的先例,对于大众汽车来说,既是警示也有启发。

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圈的概念本身就是具备规模效应的,车联网、数据集成、城市道路协同的最终实现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

以中国市场为例,真正的规模化不能是单一解决一个又一个城市的独有落地场景,而是要找到能够推而广之到任一城市、适用于整个区域市场的解决方案。

因此,未来大众汽车在出行服务领域,不光需要“大众速度”,还需要“大众怀抱”。以开放的态度,通过多样的合作模式,与其他主机厂、互联网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合作与探索,将是下一阶段大众汽车出行服务发展的重点。

最后,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大众汽车和合肥已经开启了车企主导出行服务的新纪元。

正如大众汽车一位工程师所说,“技术部署离不开理想的环境,离不开行业、企业与政府的合作。越多一些像合肥这样开放的政府,就离形成行业气候更近一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9025.html
CCTV5直播浙江VS三镇 今晚!中超战6场 国安出战 申花
学习时节 关键课程 拔节孕穗期 呵护人生 以